福州葉先生反映,稱在今年3月底他收到了一條賬戶支出1萬多元的短信提醒,一查發(fā)現(xiàn)竟是一款華夏保險的繳費扣款。葉先生說,自己從未買過該家公司的保險,很費解怎么會被扣款。 賬戶被莫名扣繳萬元保費 葉先生說,通過查詢,他發(fā)現(xiàn)該款重疾險早在去年3月就在自己名下了,當時也被扣走了1萬多保費,并且投保年限有二十年。 葉先生強調(diào),該保險非他本人購買也并不知情,對于相關投保信息他也有諸多疑問。記者發(fā)現(xiàn),華夏保險在福建省內(nèi)沒有業(yè)務機構,而該保單服務機構是華夏人壽保險的山東分公司經(jīng)代部,此外,保單中葉先生的聯(lián)系地址還填寫為青島市的某小區(qū)。 購買保險,不僅需要個人身份信息、電話號碼和完整銀行卡號,還需要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簽名。那么對于保單上的這份簽名,是葉先生所簽嗎? 隱瞞實情還是被盜用信息? 核實多方卻各有說法 葉先生懷疑,這是去年他另一份保險上的簽名。葉先生說,當時他要退保一份平安保險,簽訂了退保委托書以及保單遺失作廢聲明,這兩份材料上都有他的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號。 葉先生說,當初為查明原因,他也聯(lián)系過保單上的保險機構華夏人壽山東分公司,對方回復該訂單需要業(yè)務員與本人一起完成,還有人臉識別和簽名等認證,如果非本人意愿購買難以交易。 保單顯示,業(yè)務人員名叫率某,中介渠道銷售,中介機構為濟南天安一部。 率某的答復讓事件更加撲朔迷離。當天,記者也向?qū)Ψ教岢觯M峁┫鄳獞{據(jù),可工作人員表示內(nèi)部資料不能外泄,認為應由葉先生舉證。 自稱保單經(jīng)辦的人員打來電話 稱做了保單置換 就在事件陷入僵局時,一位自稱是該保單經(jīng)辦人員的黃女士打來電話,表示葉先生去年是從平安保險改單到華夏保險,她就是在福州與葉先生當面確認操作的此事。 黃女士 保險經(jīng)辦人員 肯定不建議退,因為退,F(xiàn)金價值虧得錢比較大,所以給他選擇置換保單這種,都跟他講得很清楚,那時候是有政策,保險公司任選,只是說哪個價格更低,保的更好就給他選哪個。 對此,葉先生回憶稱去年確實有平安保險業(yè)務員找到自己,是辦理退保并非購買華夏保險。雙方各執(zhí)一詞。 律師分析保險公司應舉證 目前已有初步協(xié)商方案 法律人士表示,在此次爭議中,保險是否憑借本人意愿購買,舉證責任應在保險公司。 作為正規(guī)的保險機構,他們是有非常完善的相關證據(jù)保存系統(tǒng),完全可以拿出當時購買保險的,包括電子簽名、同步錄音、面部識別身份確認系統(tǒng)等一些相關信息來證明,這個當事人確實是有購買過相關保險,并且保險公司也履行了相關提示,注意義務,在本人有異議的情況下,出示一些本人所做過的某些行為,在法律上完全是合規(guī)的行為。 截稿前,華夏保險方表示會先提交葉先生退回今年保費的申請,至于此前的保費能否退回還需協(xié)商。 《幫幫團》提醒,在購買保險時,要充分理解保險內(nèi)容,過程中可以對購買流程進行全程錄音錄像、拍照留證以免糾紛出現(xiàn)時扯皮。也希望華夏保險公司能夠直接亮出證據(jù),給葉先生一個明確答復,同時這也是一次自證清白的機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