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號晚上 貴陽的小樊在 未來方舟附近的一個路邊攤 買了一個榴蓮 可在切開嘗了一口后 卻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勁 ↓↓↓
小樊說,榴蓮稱重后總價是145元。榴蓮開過后,賣家讓他把整個榴蓮都買下,他不愿意,并表示只愿意買下那塊他品嘗過的榴蓮,但卻遭到了賣家的拒絕。
小樊:這一塊(榴蓮)我認。但是你這個肯定是壞的貨,所以剩下的我不要了,是維護自己的權益,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他就不同意,他說那肯定不行,這個切開了就必須全部買走,我說這不可能,這不是強買強賣嗎?
丁師傅:這個榴蓮就像開盲盒一樣,我能知道嗎?如果是我都能夠知道,開出來到底是什么樣子,那我就不在這里賣榴蓮了,我就去當專家了。如果覺得我的榴蓮有質量問題,可以拿到質檢部門去質檢,有問題我會承擔,現(xiàn)在請把榴蓮錢給我付了,不要影響我做生意。
小樊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喜歡吃榴蓮,對于不同產地的榴蓮品質有差距,他心里是有預期的,但如今這樣的品質,確實讓他沒有想到。
小樊說,他并非故意找茬,在他看來,做生意應該講誠信,一批貨偶爾有一兩個瑕疵品,商家應該把售后做好,而不是讓消費者來買單。
面對這樣的情況,記者在現(xiàn)場也進行了協(xié)調。
記者:你看,我現(xiàn)在摸這個榴蓮確實是比較硬,然后要湊得很近才能聞到榴蓮味,這和我們平時買的那種,一打開出來就會聞到一股味道的榴蓮,確實有些落差了,大家各讓一步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