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臨城的崆山白云洞 不僅是全球同緯度最大的溶洞 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地質(zhì)公園 國家AAAA級景區(qū) 這個地方是既浪漫 又神秘…… 崆山白云洞總面積298平方千米,主要地質(zhì)遺跡面積198平方千米,是我國十大洞穴之一,也是北方難得一見的喀斯特洞穴景觀。據(jù)了解,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億年前的中寒武紀,專家考證,五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溫暖的淺海環(huán)境,后來海洋變成了山丘,由于地下水對石灰?guī)r的溶蝕作用,才造就了這個北方罕見的溶洞。 在已探明開放的五個洞廳中,洞洞連環(huán),廳廳套接,依據(jù)其氛圍景象之不同,五個洞廳被依次命名為“人間”、“天堂”、“地府”、“龍宮”和“迷宮”。 “人間” 人間洞廳南北長 70米,寬35米,高18米。洞廳中有一個水池,人們?nèi)∶麨椤拔骱,湖中有三個石筍,由于在形成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氣候不同,沉淀了一層一層的鈣化,外形如塔,又立于池中,故取西湖中“三潭印月”之意,叫“三塔映月”。特別是正在發(fā)育的鐘乳石像絲瓜瓤一樣呈現(xiàn)毛針狀,地質(zhì)學上叫“網(wǎng)狀卷曲石”,在我國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見,為此專家稱這是崆山白云洞的第一絕。 “天堂 從“人間”到“天堂”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須經(jīng)過艱苦地“攀登”。途中有石鐘乳和石筍,本應相對而生,相接成為石柱,由于地震或溶蝕作用,石筍的基座發(fā)生過位移,形成了違背常規(guī)的奇特景觀,專家取名叫“陰差陽錯”。整個天堂洞廳長120米,寬65米,高20米,是溶洞內(nèi)最大的洞廳。 “地府” 地府,以石灰?guī)r被沖刷溶蝕后殘留的怪石、小洞穴、鍋穴等沖刷溶蝕地貌為主,洞內(nèi)怪石林立、色彩灰暗。 “龍宮” 龍宮洞廳是一個海底世界,酷似海珊湖的景觀,是崆山白云洞五個洞廳中最新、最幽靜的洞廳,這里上下落差50米,洞道曲折多變,宛如一條上下翻飛的游龍。 “迷宮” 迷宮沒有大的洞廳,它沿東西向節(jié)理發(fā)育形成洞體廓道。洞體廊道彎彎曲曲,大洞套小洞,好像迷魂陣。 溶洞景觀如人間,兼北國之雄渾,江南之靈秀,美不勝收;奇形怪狀的鐘乳垂幔如同“天堂”,形成了“仙鶴欲飛”“玉龍鉆天”等奇觀。溶洞的形成有數(shù)億年的歷史,就像一位歷盡蒼桑的老人,見證著臨城悠久歷史。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