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女士(化姓)向“問北京”記者(北京新聞廣播新聞熱線65159063)反映,她在北京市海淀區(qū)北極寺公園北門外的北四環(huán)中路輔路沿途看到,道路路側 樹干靠近底部的位置 密密麻麻地分布著一些蟲子,這些蟲子有的看起來呈紅色,背部有白色斑點,有的外觀呈灰褐色,翅面上還有黑色斑點。王女士說,當時她看到這些蟲子成群地從樹干下方 向上緩慢運動:
王女士:動作不大,輕微地。我估計有公的,有母的,小個的紅色顏色深一點,大的是谷黃。盡管有翅膀沒見過它飛。那個樹我一看,喲!直起雞皮疙瘩,每棵樹就從底下一直往上一米多高那個位置就一溜,密密麻麻的特別讓人毛骨悚然的那種感覺,它密度太大了。
路邊小蟲子/受訪者供
王女士說,自己的家人近期就曾看到過這種蟲子,不過密度沒有這么大:
王女士:因為我妹妹在那邊住,她說她前兩天就看見了,但沒多少。結果那天我下車一走,喲!嚇我一跳,就車站邊上那棵樹上,那么一大溜,就是特多。
市民:是否是害蟲?
王女士說,自己在北京生活了幾十年,但這種外觀的蟲子還是第一次見到,她希望了解這到底是什么蟲子,對樹木生長是否會造成危害:
王女士:我不知道它是益蟲還是害蟲。我從小在北京長大60多年了,我沒見過這個蟲子,不是北京的蟲子吧?外來物種?我也不知道。
外觀顏色不同/受訪者供
園林綠化局:學名斑衣蠟蟬
為了了解王女士反映的蟲子到底是什么,記者將王女士提供的圖片信息提交給了海淀區(qū)園林綠化局,接訴即辦的工作人員在辨別后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學名叫做“斑衣蠟蟬”,俗稱“春姑娘”、“花姑娘”的本土昆蟲。體背呈淡紅色代表了幼蟲時期;全身灰褐色是成蟲時期,其中,翅膀顏色偏藍是雄性,偏米色是雌性。這類昆蟲屬于害蟲,主要以吸食樹木的汁液為生。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在接到反饋之后,他們已經連夜趕到王女士反映的點位打藥:
接訴即辦:這個叫斑衣蠟蟬,有人就管它叫花大姐類似于這種。這個時候就屬于它大量孵化的時間,就是顯得比較多一點。平時其他地方我們也有打藥,這個點位我們再觀察一下,因為現在打藥有要求都是低毒的,看這兩天能不能再追加一次。
不同時期的“斑衣蠟蟬”/受訪者供
園林綠化局:有群集性
海淀區(qū)園林綠化局綠化管理科負責病蟲害防治的工作人員進一步介紹說,這種斑衣蠟蟬有群集性,經常有數十頭、上百頭共同棲息在樹干或者樹葉上,多集中在臭椿樹上。只要防治得當,能有效阻止對樹木生長造成危害:
綠化管理科:它不咬人,你要說它喜歡在什么樹,一般是臭椿、香椿這些椿樹、榆樹、玄靈木、海棠,基本上喜歡在這些樹上待著。這蟲是4月下旬左右開始孵化,8月的時候就是基本上是交尾產卵,如果說防治不得當的話,它有可能危害持續(xù)到10月下旬。但是我們平常打4.5%高效氯氰菊酯,這個蟲子基本上打一次就全下去了。
園林綠化局:打藥已有成效
7月5號,海淀區(qū)園林綠化局接訴即辦的工作人員也再次聯系到記者表示,王女士所反映的點位,在打藥過后已經及時阻止了斑衣蠟蟬大量繁殖:
接訴即辦:我們已經打藥了,那片蟲子現在已經沒了。我們平時也多巡視,及時打藥。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