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德大良有街坊報料 說自己在婚介機構被忽悠 不單止意中人沒有找到 自己2萬多元的血汗錢 分分鐘就要打水漂了 ...... 簽約一天就退款 兩萬塊打水漂? 今年9月初,在順德大良工作的唐先生在微信上點開了一則相親廣告,隨即就有自稱是“也在網”的“紅娘”,主動打電話來邀約。 唐先生: 她說倫教街道有個我老家那邊的女孩子要給我介紹,問我什么時候有空過來和女孩子見面。我想著見一面看什么情況,我也是第一次了解這個相親平臺。 9月2日,唐先生奔著和女孩子見面的目的,去到了位于大良的“也在網”門店,不過和他相見的,卻是介紹套餐的門店經理。 一番交談下來,唐先生順著對方的節(jié)奏,當場簽了會員服務合同給了錢。 唐先生: 我是單純地想去和女孩子見面,沒有想過他們叫我買套餐,感覺他們在忽悠我刷了花唄,還分了期,刷了28888元。再叫我交2000塊,就有一個紅娘可以咨詢感情問題,總共是30888元,我感覺頭都是暈的。 第二天唐先生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于是回到“也在網”門店申請退款,結果門店要求扣除80%的違約金和手續(xù)費,只能返還約6000元,相當于簽約僅一天就要支付門店2萬多元。 記者留意到,唐先生的合同寫明,服務期限是五個月,由于前期渠道資源及服務成本投入巨大,第一個月內的服務費占總服務費的80%。如果客戶提出終止合同,其繳納的服務費扣除已享受服務產生的費用后,按比例退還,但是這個比例標準沒有另外列明。 隨后,記者陪同唐先生來到也在網門店了解情況。 也在網門店負責人: 上面每一條條款都是清清楚楚的,至于怎么扣的比例也是有的,你說他沒有享受服務,但他是不是在一個月內?具體情況我們是在協(xié)商處理,你也可以留下聯(lián)系方式,我們會聯(lián)系你們。如果解決不了,我們可以走司法流程。 記者用“天眼查”查詢過,廣東省也在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曾用名是紅也婚姻服務公司,有50條風險信息,曾因服務合同糾紛被多人先后起訴。 而早在2021年,《小強熱線》也兩次報道過禪城的紅也獵婚服務公司,都是因為客戶提出服務內容與實際不符而產生的退款糾紛。 有律師認為,唐先生簽定的是格式合同,解除合同產生的違約責任,要基于對方能夠證明自身產生了實際損失。 律師 鄭宇佳: 對方除非能夠具體證明,我已經為了完成你這份合同任務,做了相應的工作,成本達到了總費用的80%。否則他不存在這個實際損失,唐先生也就不存在實際的違約責任。哪怕他原先簽定了這80%的違約責任,那么我們也可以要求將解除合同的違約責任降低。 網絡婚戀靠譜嗎? 專家:相見好同住難 隨著移動網絡不斷發(fā)展,用戶行為習慣逐漸轉為線上,適婚人群也越來越傾向通過婚介平臺尋找婚戀對象,網絡婚戀市場潛力巨大,但是也滋生了不少亂象。 有調研報告指出,有94.9%的適婚消費者,使用過網絡婚戀交友平臺來尋覓良緣,網絡婚戀交友平臺覆蓋率相當高,但是也伴隨著不少問題,例如信息審核形同虛設、消費者情感財產安全沒有保障、匹配不符效果不明、費用高退款難等。 也有街坊表示,與其花這個錢給平臺,還不如用這筆錢去旅游,或者做其他的活動認識新朋友。不過,對于圈子小、工作忙、“社恐”的年輕人來說,網絡婚戀交友也是一種可行的方式。 有心理咨詢師分析,現時大部分年輕人都習慣通過網絡平臺與人聯(lián)系,對于線下面對面的接觸溝通,沒有了網絡梗、表情包等“加持”,反而會覺得不適應、不懂表達。 國家心理咨詢師 鄧贊朋: 現在的年輕人適婚人群多是獨生子女,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同樣地你要面對的異性其實也是一樣的情況。當兩個這樣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就尷尬了。但是通過手機短時間的聊天中斷,是不會有問題的,所以他們就喜歡網上閑聊的輕松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婚姻大事。 但是,無論通過什么方式開始交往,兩個人的婚戀始終要走到線下生活,“相見好同住難”,沒有良好線下互動基礎的婚姻生活,很容易就被“柴米油鹽”打敗,導致情感破裂。 鄧贊朋建議,跟異性在線上聊得比較投入時,不妨多組織線下活動,深入了解對方是否適合一起走進婚姻殿堂。不妨也可以嘗試同居試婚,如果不合適,可以及時止損。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