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魯女士向“問北京”(北京新聞廣播新聞熱線65159063)反映,位于東城區(qū)的交道口南大街,西側路邊有很多商鋪和居民住房緊鄰人行便道路緣石,超半數(shù)的人行便道都被擠占沒有了。
魯女士:正好這兒是交道口南大街的起始點,你可以看看這個(地方)就是我說的,這個騎自行車走,這是行人走的,但行人走哪?最起碼有60%-70%,您再往前走,反正就是總共就800米。您就看底下,這個人行步道都沒有,前面會有一小段,但是基本上和有也沒什么區(qū)別了,像這兒咱們就只能下來走了,然后后邊有車你就得讓了。
交道口南大街/百度地圖
“問北京”記者跟隨魯女士沿著交道口南大街從北往南走,發(fā)現(xiàn)整條交道口南大街東西兩側的道路設計完全不同。東側道路人行便道比較寬,緊鄰人行便道的是一條非機動車道和兩條機動車道。而西側道路的人行便道則比較窄,有些地方甚至被臨街商鋪或居民住房的臺階和大門占據(jù),緊鄰人行便道的是一條非機動車道、行道樹和三條機動車道。
交道口南大街東側道路/張鈺攝
交道口南大街西側道路/張鈺攝
魯女士:像這樣的路段大概有那么兩、三小段吧,不長,因為它是斷斷續(xù)續(xù)的,也還是因為沒有居民居住。因為像那種四合院、那種大雜院,都是一直就有的,一直存在的,它必須有臺階人才能下來,所以是這個道路的規(guī)劃它不行。
魯女士:這邊有一所幼兒園,然后黑芝麻(胡同)小學有有兩個校區(qū),一個是四年級校區(qū),一個是五六年級校區(qū),然后馬路對面有府學小學,府學小學也是有兩個校區(qū)。學校在胡同里,那你上學了只能是很多老人送,只能坐公交車下來,然后走進去。
魯女士希望,如果西側道路的結構能夠改成和東側道路一樣,那么周邊市民的日常出行就安全多了。
魯女士:其實最好的就是把這個步道擴到(行道樹)這兒,然后把這個非機動車道挪到(機動車道)那邊去,非機動車道占用一條機動車道。因為那邊有三條車道,按理來說,如果說劃出一條車道出來當做非機動車道的話,應該也還行。
街道辦:道路這塊是市里面道路養(yǎng)護中心管,下一步那個路可能要擴寬,那條路都要修。因為現(xiàn)在這個人行道上如果沒有盲人的(便道),它是不符合標準的。
為進一步核實了解東城區(qū)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所說的道路擴寬工程,“問北京”記者聯(lián)系到北京市城市道路養(yǎng)護管理中心,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了解道路工程相關信息首先需要確認道路權屬:
北京市道路養(yǎng)護:那得看是哪條路,是市屬路還是區(qū)屬路,我們是按路來修的。分機號碼,您打一下養(yǎng)護科,問問他們(交道口南大街)是不是我們的市屬路。
交通委市政科:那是市里面的路,市交通委管的路,中間不是有一個非機動車道嗎?現(xiàn)在是想把那個非機動車道改成人行步道,和外邊挪一條機動車道,然后把那個非機動車道弄外邊去,就是有步道了,步道加寬了。
記者:那這個路的養(yǎng)護什么的是歸市里頭管?
交通委市政科:對市里面,產權都是他們的。
于是,“問北京”記者再次聯(lián)系北京市城市道路養(yǎng)護管理中心。經辦公室工作人員協(xié)調聯(lián)絡后,負責交道口南大街道路擴寬工程的城市道路養(yǎng)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張先生聯(lián)系記者介紹了這一道路擴寬工程的相關情況:
張先生:道路最南頭那有一點不改,就把不好走的這個都改了,現(xiàn)在那個非機動道吧,走自行車也不好走,停個小電動什么的一大堆(問題)。
那么,擴寬工程是否已經開工?施工工期大概多長?張先生介紹說:
張先生:現(xiàn)在天不是要變涼嗎?就把那個路面瀝青混凝土啊,先給攤鋪上,攤鋪完混凝土之后就啟動,這事應該也快。復工是10月20日晚上才能復工,復了工之后呢再鋪七、八天油,然后就啟動這事兒。11月底吧(差不多就能弄完),也是一段一段弄,因為這邊門臉商戶也挺多的,干一段,利索一段,要不然給老百姓添麻煩,這也不好。
關于此事后續(xù)進展,“問北京”也將持續(xù)關注。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