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江心洲江堤路的騎行問題引發(fā)關注。騎行和走路,究竟誰的路權更高?
李先生是一位騎行新手,此前,他晚上在江心洲江堤路騎行時,因為光線昏暗、經(jīng)驗不足,不慎將一名路人撞骨折。因為自行車沒有保險,他將面臨數(shù)萬元的賠償。在他看來當時他在騎行道上騎行,路人闖入騎行道,侵犯了他的路權。

江心洲劃分道路了,一邊騎車,一邊行人道,但確實有兩邊路權相互爭讓的問題。

實際上,江堤路分為騎行道和步行道,部分路段中間還劃有黃實線,靠近江邊的一側寫著騎行道并畫有騎車的圖案。另一側則是步行道。對此,不少騎友表示,騎行道就是自行車專用道,如果行人不闖入,就不會發(fā)生被撞的情況。

但對于這一觀點,不少當?shù)鼐用裼胁煌捶。在步行居民看來,散步看風景也是島上最常見的休閑娛樂。而環(huán)島江堤路是供市民閱江賞景用的,所有的市民都應該有路權。雖然劃了騎行道,但不意味著只有騎車人能用。

據(jù)交管部門,目前江堤路并未交付、不屬于市政道路,所劃的騎行道、步行道只是園區(qū)內(nèi)部的管理手段而已。南京市江心洲生態(tài)科技島經(jīng)開區(qū)管委會也表示,騎行道、步行道的標識只是建議和提醒,并不是強制規(guī)定。有些騎手提出要劃隔離帶的做法也不可取。南京市江心洲生態(tài)科技島經(jīng)開區(qū)管委會工作人員:
上方有防汛的設施,車有時要上去開的,中間裝個隔離帶是不可能的。
據(jù)了解,除了江心洲的江堤路,南京秦淮河風光帶等多條綠道都設有騎行道和步行道,這些綠道不僅承擔騎行和步行的功能,還承擔著居民通勤、園林綠化施工、防汛通行等功能,實際上是多功能混行道路。法律界人士也表示,綠道雖然劃有騎行道,但不存在獨享路權的說法。

綠道作為非市政道路,管理方基于內(nèi)部管理、方便合理使用目的,劃出的騎行道不能等同于市政道路交通主管部門作出道路標志法定通行權。行人和騎友在同時使用綠道時,都負有安全注意義務。

有著十幾年騎行經(jīng)歷的蔡峰也是一個跑步愛好者,對于車和人的優(yōu)先級問題,他也道出了自己的“矛盾”,跑步時希望自行車讓跑步的,騎車時則希望跑步的讓騎行。隨著運動時間的增長,他慢慢理解了相互謙讓。騎車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也要考慮到使用這條道路其他人的安全。如果想要競速,比如中午道路上沒什么人,可以把速度拉快一點,遠遠地看到有人了,就把速度降下來一點。

除了蔡峰,越來越多的騎友也在社交平臺上呼吁騎友和行人相互理解、相互謙讓,共同營造良好的騎行、休閑環(huán)境。

部分騎友喜歡競速,刷圈,這完全能理解,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江堤路是公共的,沒有誰獨享路權這一說。在走路居民看來,可能會非常反感競速騎行,并且不乏有些騎行者隔著老遠就大聲呼喝,要求讓路。如果想競速騎行,一定要注意時間段和路段。這不僅是為了他人安全,也是為了自身安全。當然,步行的居民也要盡量靠一側行走,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共享美好的路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