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行總有太多讓我驚喜的小村,除了早前去過的有中國第二古老木構(gòu)廣仁王廟的中龍泉村,藏著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戲臺的王報村外,比如今天要分享晉城陵川禮義鎮(zhèn)的北街村就是其中一個。
首先來說說陵川,境內(nèi)保存著17處國保,憑借這個數(shù)量躋身山西省縣級國保數(shù)第四名,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縣,素有“金元古建博物館”之稱。
北街村其實并不出名,或許很多人對于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當我逛完之后我會用原生態(tài)和熱情來形容它。
南吉祥寺出來后通往崔府君廟的路
為什么呢?第一我是看完南吉祥寺后前往北街村的崔府君廟,兩者相距2.8公里,公共交通也不算太方便,于是我打算步行前往,走了大概10幾分鐘的時候,突然聽到汽車喇叭聲響了好幾次,我停下來看到車窗打開,一位小姐姐邀請我上車,并且說“天氣這么熱,上車吧,我?guī)闳ユ?zhèn)上”,那瞬間突然就被融化了,再次讓我對山西人的熱情和樸實給感動。
第二,到達北街村的時候,正巧碰上趕集,街道兩旁熱熱鬧鬧的,雖然來過山西很多次但還是第一次碰到趕集,特別有氛圍,像小時候母親帶著我去縣城里采購的場景。
當然北街村最讓我驚喜的還是村中間的崔府君廟,關(guān)于崔府君廟,它是為了紀念祀奉長子、滏陽縣令崔玨而修建的廟堂,而崔玨其實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地府四大判官。
崔府君廟始建于唐代,在金大定二十四年重修以及明洪武二年君有過修葺,現(xiàn)存的建筑群是在民國時期重修后的規(guī)模。
崔府君廟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中軸線上從南到北分別是山門、舞樓、獻亭、正殿,東西兩側(cè)還有廂房、廊房、耳殿、垛殿等。
我給大家梳理幾個看點:
第一要看一看臺基,崔府君廟是中國現(xiàn)存僅有的漢唐高臺式建筑。臺基為須彌座式,設(shè)置了石質(zhì)欄板,在束腰部分可以看到不少浮雕,有人物、飛龍、仙鶴等圖案。
第二要爬上臺階看一看山門,這可是崔府君廟最大的看點,為一座金代的建筑。除了古老之外,山門的結(jié)構(gòu)也很特別,面闊三間,進深六椽,為兩層樓閣式建筑。
大門上面還可以看到宋代青石門框。
重檐歇山頂,特別好看,山門的正脊、垂脊部分用琉璃裝飾,都是明代的時候補制。出檐深遠,屋面弧度明顯,基本保留了金代建筑的特色。
對了在門框的兩側(cè)還有浮雕石獅,栩栩如生,也是金代石雕藝術(shù)的上乘作品。兩旁掖門的照壁上還有精美的琉璃裝飾。
兩只獅子特別古樸
掖門的照壁
第三要看山門之后的舞樓,為一座單檐歇山頂式建筑?唇榻B說舞樓最漂亮的地方是戲臺頂部藻井,但是因為上不去所以我并沒有拍到,你們?nèi)サ臅r候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拍一下藻井。
舞樓對面就是正殿,為一座面闊五間,進深八椽,單檐懸山頂?shù)拿鞔ㄖ。和山門相比正殿就比較一般,看一下就好。
最后還不要錯過1塊碑刻,尤其是金大定二年 (1162)的禁約碑,規(guī)定了當時禮義幾處廟宇的保護范圍,是珍貴的古代文物保護實證資料。下圖就是碑刻所在地,比較遺憾的石碑材質(zhì)一般,字跡很模糊。
怎么去:
如果僅僅只是看崔府君廟的話,那么可以從高平乘坐118路公交在禮義鎮(zhèn)站下車 ,然后步行可達;蛘邚晉城客運東站乘坐 109路公交在禮義(招呼站)下。
崔府君廟旁邊還有一座北吉祥寺,順路也可以去看看。(作者: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