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出發(fā)去巴黎看奧運 距離一萬多公里 “朝流兄弟”飛了十幾個小時才抵達 在巴黎他們遇到了一位 從北京一路騎自行車來的“!比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我想趕緊感受一下這輛從北京騎到巴黎的車,真能騎? 朱志文:對,真能騎。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真能騎,那我騎了啊,我怕我給你騎跑了?炫芰鞲,別管他哈哈哈,快快快快快快。 怕記者把車騎走的老男孩叫朱志文 是一位騎行博主 在過去的12年中 已經(jīng)騎著自行車游歷了5大洲59國家 度過了一段不俗的人生 我們的這一次相見 在法國巴黎 在雄偉的埃菲爾鐵塔腳下 朱志文:從北京騎過來的,然后穿越了18個國家。從北京一路到巴黎的話16個月,然后是15500公里,而且趕在奧運會開幕式之前的兩天趕到了。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這是您第一次來巴黎? 朱志文:對對對。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我在視頻當(dāng)中看到,您到現(xiàn)場觀禮了開幕式。 朱志文:是的。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心情怎么樣當(dāng)時? 朱志文:很激動。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我看你那個國旗揮舞的。 朱志文:中國隊,加油!中國隊,加油! 朱志文:在雨中,這種天氣很容易讓人的熱情給降下去?雌饋砗芏喱F(xiàn)場觀眾都已經(jīng)有打退堂鼓,很沮喪。那這種士氣,我們在這種場合士氣不能丟,士氣不能輸。麻溜子強大精神,加油。 朱志文和這面五星紅旗 穿過了沙漠戈壁 走過了城市鄉(xiāng)村 來到了巴黎奧運會開幕式的現(xiàn)場 在以“萬公里”為單位的環(huán)球騎行中 無人知曉意外和危險何時來臨 而朱志文總是能化險為夷 朱志文:我在走阿富汗或者敘利亞這些國家的時候,有遇到突發(fā)的情況,有差點被當(dāng)成間諜的時候,都能化險為夷。就是先沉靜下來,就是好好地跟他們說,不要把那個年輕人剛出發(fā)那種莽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就您說到您是中國人的時候,他們對您反應(yīng)是怎樣的? 朱志文:像進入阿富汗和敘利亞,中國人是很受歡迎的,真的。因為我們中國目前的影響力逐漸上來了,然后我們對他們的援助,他們是記在心里的,特別是老百姓。就他們看到中國人來了,哇真的是,感覺自己都是,就是那種本真的熱情洋溢。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您的下一站是哪? 朱志文:我下一站就是,我的這個騎行的目標(biāo)是騎行穿越七大洲,現(xiàn)在目前為止就是把第五大洲先好好慢慢地體驗一下。然后下一站還有大洋洲,最后是南極。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我很期待這南極洲怎么騎。 朱志文:南極的話需要專業(yè)的準(zhǔn)備,然后要專業(yè)培訓(xùn),就雪地車或者(別的裝備),因為雪地車可能還得物資準(zhǔn)備什么的。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但一定要是人力的。 朱志文:對,一定人力的,不是摩托車,不是電動力。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我想趕緊感受一下這輛從北京騎到巴黎的車。 朱志文:這是我環(huán)球騎行的第四輛車。 記者手記 我們的這次巴黎之行列了一份挑戰(zhàn)清單 其中一項就是在騎行文化濃郁的巴黎 騎一趟自行車 所以才有了我和朱志文大哥開的這個玩笑 我佯裝要把這輛跨越了18個國家的車騎跑 嗯…… 騎行博主的車子騎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似乎和其他專業(yè)自行車并無不同 我突然意識到 真正讓我們感受到驚嘆的并不是車子 而是騎車的人 某件事物可能沒有意義 是置身其中的人賦予了它意義 就像朱志文曾經(jīng)在視頻中總結(jié)的那樣 朱志文:這件事情的意義,這個問題需要去想嗎?這個問題不應(yīng)該留到終點去想嗎?百知不如一行。最后達到知行合一,知那么多還不如行一件事情,堅持去做就行。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送您一個徽章,我們1818黃金眼的徽章,賽事期間流行交換送徽章嘛,您拿著。 朱志文:直接戴唄。 1818黃金眼記者 張朝拯:直接戴好啊。 朱志文:直接夾到衣服里了,帶著它遨游世界,騎著自行車到達地球的很多角落。再見。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