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的阿海稱,93歲的母親名下有一筆定期存款,最近這筆定期存款“消失”了,他懷疑是其他兄弟姐妹拿走了。
阿海稱,他們兄弟姐妹一共五人,阿海排行第二,母親李阿婆目前在養(yǎng)老院居住。阿海稱,前十幾年母親都與他居住在一起,兄弟姐妹們的感情都不錯。

阿海告訴調解小組,十年前家中老宅拆遷,補償了一筆款項,家里人就簽了一份協(xié)議,上面約定:阿海與哥哥阿山需提供一套住宅給母親居住,補償款分成六份,每份七萬元。阿海稱,因為有協(xié)議的約束,當時沒有立刻分割這筆錢。

阿海稱,前幾年,兄弟姐妹們關于媽媽的養(yǎng)老問題發(fā)生糾紛;當時母親還和自己居住,妹妹阿梅就經常來打擾他們的生活,還把他請來的保姆趕走。

之后,阿海同意由大哥阿山及妹妹阿梅來照顧母親,并且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將存折證件交給大哥保管,并將一筆定期存款“凍結”。今年,阿海為了拿到屬于自己的這筆錢,將母親給告了。最后,法院判決李阿婆需支付七萬元左右給阿海,可他發(fā)現(xiàn)母親名下賬戶竟然沒錢了。阿海認為是其他兄弟姐妹將這筆錢取走了,他想通過調解小組追回錢款還給母親。

阿梅通過電話告訴調解小組,自己沒有趕走過保姆,也沒有拿過母親的錢;阿海沒有盡到當兒子的義務,沒有資格來過問母親的存款:母親在與阿海一同生活時,阿海將其安排在樓下的托管中心吃飯,可以看出阿海對李阿婆不上心。

阿海承認將母親安排到托管吃飯,并表示托管的伙食并不差。當地的社區(qū)工作人員也表示,阿海與李阿婆的關系融洽。
對于原本“凍結”的定期存款到底去哪了,阿梅表示是李阿婆主動將款項交給小兒子阿峰保管。大哥阿山也證實了這個說法。
阿海認為,阿峰目前在國外,聯(lián)系不上,阿山與阿梅就是將責任推給阿峰承擔,阿海還拿出了2022年李阿婆寫下的一些協(xié)議。

阿海表示,母親的態(tài)度多變,能夠隨意、武斷地全權委托給某個人,因此他不相信阿山與阿梅的說法。調解小組建議阿梅與阿山能夠出面來協(xié)商處理此事,但遭到了他們的拒絕。
隨后,阿海與調解小組一同前往養(yǎng)老院看望李阿婆,她的健康狀態(tài)并不理想:2023年時意外摔倒后,身體大不如前,甚至有些失憶了,在她的認知里,這筆定期存款仍然存在銀行里。調解小組再次聯(lián)系上阿梅,她否認曾阻止阿?赐畎⑵拧

在李阿婆已經失去自理能力的情況下,調解小組建議阿梅拿出相應的證據,打消阿海的疑慮。

阿梅不愿意提供證據,阿海打算走法律途徑保護母親的財產。當地的雪峰司法所也多次介入調解阿海家庭的糾紛,所長鄧麗玲勸說阿海要多來照顧李阿婆。

那么,在老人失去部分記憶,此前她對自身財產作出的安排能夠獲得法律的支持嗎?法律人士表示,問題的關鍵在于要證明李阿婆在作出轉賬行為時的意識狀況。
調解手記
調解小組認為,阿海和兄弟姐妹還是要以母親晚年的贍養(yǎng)為重,若是為了金錢忽略了對母親的照顧,是本末倒置。建議大家坐下來好好溝通,讓老人的晚年感受到子女的和睦與關愛。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