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運城、臨汾、晉城三市交界地,有這么一座小城,它歷史悠久,是上古神話中堯的故鄉(xiāng),西周初年這里還誕生了一個國家——倗國。后來晉國在這里建都84年,留下了晉獻公墓、晉文公墓、晉靈公墓、車廂城等眾多遺跡,這座小城就是絳縣。
《左傳》中關于長壽“絳縣老人”的記載,是先秦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xiàn)“縣”這一名稱,所以絳縣也有著“天下第一縣”的美稱。
如今的絳縣雖然名氣不算太大,但境內保存的古跡可不少,其中10處列入了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也是人文旅行愛好者來這里探訪必打卡之地。
基于公共交通出行,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份一日游攻略,通過一天時間去探訪5處國保。
路線建議:
我的探訪路線是從侯馬開始,乘坐“侯馬-南樊-絳縣”的公交,第一站到南樊公路站下,然后步行到第一個國保-南樊石牌坊;
參觀完后繼續(xù)乘坐“侯馬-南樊-絳縣”公交在南柳村下,步行1.5公里到【南柳泰山廟】;
結束后繼續(xù)返回下車點乘坐原來的班車,到衛(wèi)莊鎮(zhèn)太陰寺路口下,步行1.2公里到【太陰寺】
看完太陰寺后,可以步行2.2公里到【長春觀】,沿途是田間地頭,是我很喜歡的風格。
接著步行1.5公里到241國道等公交到絳縣縣城,下車后可以步行到【絳縣文廟】。
看什么:
南樊石牌樓
修建于清嘉慶九年,為當時任山東鹽運濱樂分司司運賈宗洛奉圣旨旌表,為其祖母所建的節(jié)孝牌坊。整個牌坊為石質仿木結構,可以看到表面有很多精美的石雕裝飾,這些裝飾有走獸、花卉、人物等,最好看的就是兩側的石獅,雕刻得活靈活現(xiàn)。
牌坊旁邊還有一個石碑亭,里面有不少的題字,最喜歡的就是仿木心屜線刻畫的佛手、扇面鐘形、懸磬形等圖案。
tips:免費開放,就在路邊,全天可以參觀
太陰寺
因背靠東華山陰面,坐南朝北,所以叫做太陰寺廟。又因為寺院內保留著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獨木雕臥佛,也被叫做臥佛寺。
重點看金代木構建筑-大雄寶殿,殿內居中可以看到一個清代的木制佛龕,龕內有一尊右脅而臥的木雕臥佛,雙眼半睜半閉,仿佛假寐一般,特別傳神。
tips:
🎫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8:00-18:00
南柳泰山廟
很小眾很原生態(tài)的一個廟,看點可不少,首先是院落內有一棵周朝時期的柏樹,已經(jīng)有將近2500年的歷史;三座殿堂都是元代建筑,正殿、后土殿及圣母殿。
tips:
🎫免費開放
長春觀
藏在村子里,并且沒找到文管員的電話,不過好在旁邊可進去,參觀了一下。有清代的獻殿,元代的玉皇殿以及元代的混元寶殿,時間不多的朋友可以不看,因為公共交通不方便。
絳縣文廟
創(chuàng)建于后唐,元、明、清皆有重修和擴建。如今的建筑中僅有元代大成殿和清代明倫堂,其余均為復建。
⌚️開放時間:8:00-18:00
🎫免票
從地圖上看絳縣的這些國保單位并不算太近,但是好在通過公交也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一天就可以完成。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