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川北大地,過年的氣氛還未散去,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的秦玉杰帶著妻子、兒女明明輾轉千里,趕往四川省南部縣回“家”。
3歲時,他跟父母分開。父親為找到他,背著咸菜找了大半個中國。而他在邯鄲,也因為把“鞋”讀成“孩”的口音,被同村人笑稱“南方娃”。
一直以來,他急切尋找著自己的親生父母。
在四川警方和河北警方的幫助下,終于,失散30多年的父子DNA比對成功,一家人緊緊抱在一起。
1988年7月,3歲的兒子程雪平失蹤。父親程繼光找了30年。
2019年2月,一家人終于得以重聚。
(左為父親程繼光,中間為兒子程雪平(現(xiàn)名秦玉杰),右為母親高玲珍。)
遲來30年的擁抱
都說“不哭了”卻淚流不止
2月22日,終于來到山清水秀的程家灣村,一公里外就可見歡迎寶貝回家的橫幅,笑語陣陣,鞭炮聲聲,熱情的鄉(xiāng)親從十里八鄉(xiāng)趕來相迎,整個山村沸騰了,比大年三十還熱鬧喜慶。
歷經(jīng)30余載,血脈親情割不斷,今天,秦玉杰確認自己原來的名字:程雪平。
父母兒子緊緊相擁,不住為對方抹淚,互相安慰“不哭了不哭了”。
送上精心準備的錦旗,和警方、志愿者、家人、鄉(xiāng)鄰集體合影,為了慶祝游子歸來,親人團聚,家里早已準備好了團圓飯,互相爭著為對方夾菜。
帶幼子到貴州打工失蹤
父親背咸菜找遍半個中國
事情追溯到30多年前,家住四川省南部縣興盛鄉(xiāng)程家灣村的程繼光、高玲珍夫婦,樸實勤勞。1985年7月,他們的兒子順利出生,取名叫程雪平,為了好養(yǎng),取小名“孬娃子”,兒子的出生無疑又給這個小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新的希望。
本來小雪平由奶奶帶著,但父母要去貴州打工,因想念幼子帶去貴州。
但誰知到貴州大概20多天,這孩子就丟失不見了。
1988年7月的一天,年僅3歲的兒子程雪平本來在工地上玩耍,可是到傍晚時分,忙了一天后收工時才發(fā)現(xiàn)兒子不見了,程繼光和家人立即在工地四周到處尋找。
當時程繼光心想兒子可能就在附近玩耍,一會兒也許就能找到,可幾個小時過去了,兒子仍然不見蹤影,之后程繼光夫婦二人就開始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為了找尋兒子,夫婦倆不但花盡多年打工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債務,由于沒錢食宿,只能身背干糧和咸菜,在全國到處尋找失蹤的兒子。
村里來了南方娃
把“鞋”讀成“孩”
很小的時候,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某村的秦玉杰感覺自己與村子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他總是把別人眼中的“鞋子”說成“孩子”的讀音,因此他常常被人笑話,別人都說他是南方來的娃。
漸漸,他就知道自己不是“父親”親生的,“父親”是“養(yǎng)叔叔”,因為 “養(yǎng)叔叔”是光棍,他就給“養(yǎng)叔叔”充當兒子。后來,那個“養(yǎng)叔叔”有了老婆,有了自己親生的孩子,秦玉杰就成多余的了,“養(yǎng)叔叔”準備又把他送人。
懵懂害怕的秦玉杰,哀求“養(yǎng)奶奶”不要把自己再送人,善良的奶奶心軟了,就找到自己的大兒子,讓他收養(yǎng)秦玉杰。
但后來的養(yǎng)父也有孩子,30多年他從沒過過生日,他一心想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想找到自己的“家”,想知道究竟自己從哪里來到河北。
DNA甄別迷霧
警民攜手助失散30年家庭團圓
2018年的7月,四川南部縣警方接到上級通知,說程繼光的DNA血樣在血液庫中與一名叫秦玉杰的男子DNA血樣的比對高度相似。
負責打拐工作的中隊長王皓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聯(lián)系了了解秦玉杰的基本情況,但得知該秦玉杰是在外地打工時留存的DNA血樣,沒有留下身份信息和聯(lián)系方式,并且早已離開當時打工的地方,此條線索就此中斷。但南部縣警方進一步加強聯(lián)系,最終查找到其身份信息等情況。
2018年11月,打拐民警為確保精準無誤,在尋找秦玉杰的同時,再次聯(lián)系程繼光夫婦進行二次DNA血樣采集。2019年初,四川警方與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警方聯(lián)系,尋找到了與“目標對象”高度相似的秦玉杰,并收集到河北警方寄來的DNA血樣。
2019年2月15日,DNA比對終于有了結果,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出具了鑒定文書,鑒定文書結果為送檢的程繼光、高玲珍是此秦玉杰的生物學父母親。
當日,民警王皓第一時間將結果告知了程繼光夫婦二人,夫婦二人當即潸然淚下。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