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假期的第二天,但對今年92歲的朱崇堯老人和他90歲的弟弟朱建才,卻是十分特殊的一天。這一天,是弟弟朱建才的90歲大壽,而為了能在5月2日給弟弟祝壽,遠在吉林敦化的哥哥朱崇堯提前一個月就購買了往返機票,不遠千里帶著家人從敦化趕到江蘇漣水的弟弟家中。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92歲的朱崇堯老人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轉(zhuǎn)業(yè)后留在了東北。而弟弟朱建才先后參加過兒童團,在部隊衛(wèi)生隊擔任軍醫(yī),解放后,一直在漣水衛(wèi)計委工作。由于兩人年事已高又路途遙遠,他們已經(jīng)十年沒見了。見面當天,兩位老人相擁而泣,老淚縱橫,哥哥連連說:“想不到啊想不到啊,都90歲大壽了!盎貞浧鹕洗嗡麄円娒,還是弟弟80歲生日的時候,那會哥哥還承諾:“你好好活著,90歲我還回來給你過壽。”
92歲老哥千里奔波
給弟弟祝90大壽
4月27日,在淮安漣水機場為92歲的朱崇堯老人接機時,朱建才的兒子朱偉華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父親很遺憾因為患有腿疾不能來到機場接機。
朱建才過80歲生日時,哥哥朱崇堯就曾帶著全家從吉林敦化趕回江蘇漣水給他過壽,當時哥哥對弟弟朱建才有個承諾:“你好好活著,90歲我還回來給你過壽”。
92歲的哥哥朱崇堯為了能盡快實現(xiàn)這次給弟弟的90歲祝壽之行,早在3月27日就購買了往返機票。92歲的哥哥從千里之外趕回老家給弟弟祝壽,他的身體能吃得消嗎?對于紫牛新聞記者的疑惑,朱偉華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等他們下飛機你就知道了”。
當天上午10時20分許,朱偉華一行人最先接到的是朱崇堯的女兒,緊接著,只見一名戴著旅行帽的老人手里拎個袋子,獨自一人慢慢悠悠地走了出來,外人根本看不出來是個92歲的老人。
朱偉華一行人接到朱崇堯老人一家
老人一見到久別的親人激動地擁抱著他們,聊了一會兒后,一行人乘車往漣水縣城朱建才的家中趕。一路上,望著車外的景色,朱崇堯老人感慨萬千。他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除了聽力有點問題外,他身體還是很健康的。據(jù)其介紹,他的老家在漣水蔣庵朱樓村,十年前,弟弟朱建才過80歲時,漣水機場正在開工建設,沿途景色有點荒涼。十年后再次踏上故鄉(xiāng)土地,變化太大。
朱崇堯老人女兒朱克嬌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從上飛機,父親的嘴巴就一直微張,但也不說話。作為女兒,她知道那是父親想著再次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時,心里激動,或是,他也知道此生很難再回來,但沒有見到親人前,又不知道說些啥。待父親下飛機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了句:“我又回來了”,并告訴女兒:“我就在這里出生”,然后老淚縱橫。
既是老哥倆又是兩老兵
相擁互道“想不到”
剛進家門,看到90歲的弟弟朱建才,92歲的朱崇堯一把將弟弟擁入懷中。老哥倆流著熱淚,連稱“想不到、想不到”,哥哥告訴弟弟:“想不到你這么快都過90大壽了”,弟弟告訴哥哥:“想不到10年后還能相見”?吹降艿馨酌,哥哥心疼地讓他沒事修修眉毛,弟弟開玩笑的把手放到腰部告訴哥哥,不修的話,長壽眉要到腰部了。
老哥倆相見,格外激動
(左92歲哥哥朱崇堯, 右90歲弟弟朱建才)
進入房間,哥哥朱崇堯一眼看到弟弟的照片,拿起來端詳一番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弟弟朱建才也是個老兵,但在他眼里還是新兵。原來朱建才先后參加過兒童團,在部隊衛(wèi)生隊擔任軍醫(yī),解放后,一直在漣水衛(wèi)計委工作。
90歲朱建才年輕時軍人照
看到10年未見的許多親人,尤其是看到他出生地漣水蔣庵老家的侄子時,一句:“老家的墳還在吧”讓眾人感慨萬千、潸然淚下,得知還在時,92歲的朱崇堯老人說臨走時要去看看。老哥倆相見,面對眾多晚輩,他們聊的更多的則是他們當年的芳華歲月,聊到起勁,90歲的朱建才老人還激動地唱起當年他參加兒童團時的革命歌曲。
老哥倆戴著勛章講述他們的革命史
朝鮮戰(zhàn)場四次脫險
患難中收獲美好愛情
提及自己的革命經(jīng)歷,朱崇堯老人笑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是1945年到蘇北衛(wèi)校報到,從此與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結(jié)下不解之緣。解放戰(zhàn)爭他參加過山海關(guān)阻擊戰(zhàn)等多場重大戰(zhàn)役,1950年12月,隨50軍入朝。
在朝鮮戰(zhàn)場,朱崇堯老人說他有個四次脫險經(jīng)歷。受命到軍部救治病人,途遇敵機掃射,避一樹下逃過一劫;野戰(zhàn)所被炸,正在室內(nèi)看書準備第二天手術(shù)的他,趕緊熄燈跑出門外,接著房間被夷為平地,又逃過一劫;騎馬奔赴師衛(wèi)生部途中,遇到敵機掃射,馬受驚將其摔到田里,第二天方才蘇醒,手術(shù)組配合一個團固守身彌島,他們在海冰上運送大米、白糖到島上,他滑倒,半身沉入水中,戰(zhàn)友用繩子將他拉上獲救。
92歲朱崇堯1953年在朝鮮與妻子王冠群結(jié)婚
四次遇險而大難不死,在朝鮮戰(zhàn)場,朱崇堯也收獲了愛情。據(jù)其介紹,老伴王冠群是河北人,他們同在一四八師野戰(zhàn)所工作,他是主刀醫(yī)生,王冠群是手術(shù)室護士,兩人配合默契。當他騎馬未摔死,不省人事,是王冠群護理他到清醒,掉海里沒淹死,是王冠群將他的棉衣棉褲用火烤干!笆俏抑鲃幼返乃,朱崇堯老人笑著說,讓他想不到的是,他剛提出,王冠群就同意了,停戰(zhàn)后,1953年,他們在朝鮮結(jié)婚,婚后養(yǎng)育一男二女。
轉(zhuǎn)業(yè)后,朱崇堯老人選擇留在東北,先后在延邊麻風病院、敦化縣衛(wèi)生防疫站、官地衛(wèi)生院直至1989年從敦化衛(wèi)校副校長位置上離休。
92歲的朱崇堯夫婦在吉林敦化家中
這次老哥倆相見,弟弟最關(guān)心的是92歲的哥是怎么能到家的。朱崇堯老人的女兒朱克嬌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按照航空公司規(guī)定,老爺子早超過乘飛機年齡,按照航空公司規(guī)定,為兩位老人特意在當?shù)厝裔t(yī)院體檢、開證明。到機場登機前,空乘人員還詢問是否需要輪椅、拐杖等輔助出行工具,他們稱不需要,這讓空乘工作人員很是驚訝。據(jù)朱克嬌介紹,朱崇堯老人很是注重養(yǎng)生,每天吃什么、喝多少水都是有計量的。
2日一大早,在朱建才家中,哥哥親手給弟弟盛了一碗長壽面,并奉上祝壽禮金,相約,如身體允許,每兩年都要回來看看弟弟。
92歲的朱崇堯(左5)準備給弟弟朱建才祝壽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