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錢是本分,不收是情分。對向救災消防車收300元開鎖費的行為,要處罰也宜針對其未明碼標價等問題去罰,而不是否定“對救災消防車收費”本身。
▲壽光向消防車收300元開鎖費男子被抓? 官方:系誤傳。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受超強臺風“利奇馬”影響,山東壽光遭遇水災。8月13日,山東壽光市“七個五”開鎖中心因收取消防救援車輛300元開鎖費引爭議。8月14日,壽光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就此事件進行通報,稱該中心未明碼標價被頂格處罰,罰款5000元。據報道,參與壽光災區(qū)救援的消防指揮車在涉水行車時,因避讓行人而掉進1.5米的路邊排水溝中,車被水泡后自動鎖車,消防官兵因此聯(lián)系了開鎖公司,F場開鎖后,開鎖人員最初要價500元,遭到了包括現場民眾在內的廣泛質疑,最終收費300元。當地官方通報則稱,開鎖人員開鎖前沒有告知對方收費標準,開鎖后告知這種情況應收費400至500元,考慮到救災,收取了300元,沒有開具相關票據。在網上,涉事開鎖人員現場視頻中的表現飽受詬病。在不少網友看來,在災害救援的特殊關口,收費還是針對有搶險任務的救援車輛,這是發(fā)不義之財,索要500元實收300元,也有坐地起價之嫌。正因如此,該中心被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頂格處罰后,也被許多人認為“活該”。在該事件中,開鎖公司有些地方確實沒法“洗”:就算其不考慮消防救援的貢獻,不肯免費幫忙為救災助力,也該明碼標價,而非在開完鎖后再“亂要價”。壽光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處罰,也是以此為依據——按照《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guī)定》,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在經營場所或繳費地點的醒目位置公布服務項目、服務內容、等級或規(guī)格、服務價格。不只是壽光,在災害來臨時,很多地區(qū)的市場監(jiān)管和物價部門,都會對哄抬價格、突擊漲價,不明碼標價、隨意叫價及對政府指導價項目拒不執(zhí)行等行為,進行重點治理,進而保證災情時的市場秩序,避免受災民眾權益受損。若這次涉事開鎖公司也有哄抬物價等做法,也該被處罰。但需要指出的是,對收救災消防車300元開鎖費行為的治理,不該是針對收費與否,針對的應是收費的不透明、不規(guī)范。很多網友氣憤的緣由是:救災時經營者有義務為消防車免費提供服務,卻這么“貪心”,所以覺得該重罰。而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頂格處罰,也契合了“重罰”的期許。事實上,當地一邊是頂格處罰,一邊只將被罰原因鎖定在“未明碼標價”上,而未提及肆意抬價之類,還稱開鎖人員“考慮到救災”比叫價少要了一兩百元。這難免讓人有些疑惑:雖然網上流傳的開鎖人員被抓這類重罰已被辟謠,可罰款5000元也是不爭事實。罰款的確是罰之有據,但就因未明碼標價給予5000元的頂格處罰,是否恰當,又有沒有小題大做、被輿論帶著走以重罰敲打的意味?這份質疑的指向也很明晰:對不明碼標價等亂象的治理,應是面向全行業(yè)的常態(tài)化監(jiān)管動作,而非應景之舉。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給個別企業(yè)幾乎頂格的嚴懲,難免給人以“不許趁災收費,強制企業(yè)做慈善”的觀感。據報道,涉事開鎖中心之后就關門還張貼了《致歉書》,承諾免費為所有參與抗災救災車輛提供開鎖服務;免費為所有受災群眾提供開鎖服務;免費為壽光市60歲以上老人提供開鎖服務。部分有識網友就提到,收錢是本分,不收是情分。對開鎖公司來說,在受災的特殊時刻提供服務,服務成本同樣會提升,市場溢價并非不可理解,關鍵在于明確收費標準。要處罰也宜針對這點去罰,而不是否定“對救災消防車收費”本身;處罰也該與其法律意義上的惡劣程度匹配,而不是矯枉過正,以免形成“受災環(huán)境下收費不可取”、對企業(yè)搞道德綁架的錯誤導向。服務后收費是企業(yè)權利,這不應因受災情形而異,但前提是收費得程序合規(guī)。明確了這點,才能更好地拿捏執(zhí)法尺度,避免該治不治或矯枉過正。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