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車停在路邊,卻被刮蹭壞,這事應該不少人都經歷過,更讓人糟心的是,很多時候路邊沒有攝像頭,都沒法找到“肇事者”。就在前幾天,杭州一位老師也遭遇了車被刮蹭的意外,不過她說,自己在這場意外里,收獲了兩次感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們也去了解一下。
點擊打開播放視頻
我印象很深他就是跟我說:你好車主,他把我的車牌寫了一下,然后就說我因為什么事情碰到了你的車,讓我及時聯系他 ,寫了這個號碼,說相應賠償告訴他。、

說話的這位呂老師是在杭州一家青少年宮的文學社教學的,是什么讓她印象深刻呢?原來,4月18號中午,她急匆匆從自家小區(qū)出發(fā)趕到學校上課,卻發(fā)現自己的車被刮出了一個口子。就在她坐上車時,看到前車窗雨刮器下壓著兩張紙,其中一張就寫著開頭說的這番話。

這就是在車子被刮擦后,呂老師收獲的第一份感動,而因為趕著去上課,她匆匆把這兩張紙條放進了包里,想著等工作完再聯系對方。那么,呂老師說的第二次感動又是怎么回事呢?這就跟當天她的上課內容有關了。

就結合我們今天就是我那天遇到的一件可能很普通,但是確實讓我感觸特別深的一件事情,融入到了課堂里面,所以才有了那堂課。
呂老師在文學社教的是“全媒體小記者”課程,平時的教學大多以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背景。當天上課,她就和孩子們講述了自己來上課前的遭遇。孩子們聽說這件事情后,好奇心滿滿,追問老師事情的經過,他們一會假設自己是肇事者,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么辦?一會又假設自己是車主,遇到這樣的事情心情如何變化?

有一個說是要把白色的修正帶涂在上面的,因為小朋友現在正處于天真浪漫的時刻他其實還不知道怎么處理一些的事情,他覺得他的書包里面可能修正液、修正帶就可以解決,也正是他們的天真浪漫,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加溫暖了。

課堂上的討論讓呂老師很驚喜,她說,原來一件這么小的事情,孩子們會有這么多想法。而隨后交上來的作業(yè),更是讓她感動。

這張當時我收到的時候真的是哭笑不得,他跟我說:“老師,人生的路很長要走很遠,以后我的車可能還是會被刮到,所以老師,可以讓別人給你刮出一輛黑車,這不是省了很多錢。他還給我畫了一條路,真的是哭笑不得。我的車是白色的,小朋友很天真浪漫,他們就覺得黑車就不怕被刮傷了。

還有這張,這個小朋友就畫了一包蠶豆給我,他還跟我講蠶豆有個口子,是笑口常開。說車被撞到了別難過,送我一包蠶豆開心一下,而且他當時還把一包真的蠶豆放在旁邊,小朋友書包里可能有些零食,他可能是把全部的家當都給我了,特別謝謝他。

本身我就是想法很簡單,我希望通過這件小事情,教會我的這些孩子,這張紙背后的責任、擔當和誠信,但是我發(fā)現,收上來之后我發(fā)現,他們教給我的比我教給他們的還要多很多。

收獲了滿滿的溫暖和感動,課后,呂老師撥通了便簽上留的電話,對方告訴呂老師,自己是在附近上學的大三學生,當時正想去呂老師所在小區(qū)附近打籃球,急匆匆地騎車過去,沒想到刮到了她的車。

這個學生告訴記者,自己也沒什么想法,就很普通。刮到了別人的車然后就留紙條,因為車主不在,賠了四百多,用的是打工實習賺的錢。
呂老師說,修車大概要1000多元的費用,一開始自己也沒有想要對方的賠償,不過,這個學生說自己還是要承擔下這份責任,最后協商是400多元。而呂老師也決定,將這400多元的賠償費用在平時孩子們的教學中,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體驗更多的趣事。俞柏鴻:一個溫暖的小故事帶來的啟示
點擊打開播放視頻
一個溫暖而誠實的大學生,一群溫暖而善良的小學生,他們構成了溫暖的杭州城的一個溫暖的故事;蛟S這些小學生和這位大學生,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釋放出了溫暖和善良。我想這恰恰就是我們這個社會我們生活最彌足珍貴的最真實的溫暖和善良。在大學生和小學生當中,他們不缺失溫暖,不缺失善良,不缺失愛心 不缺失責任,也不缺失擔當。我在想我們現在社會當中,有些人把我們的社會風氣過度的妖魔化,而且把當代的年輕人過度的標簽化,看到了面前的一點陰影卻忘記了自己身后有大片的陽光。我在想,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釋放出人心當中的善,那么我們溫暖的社會它就會更加的溫暖。我想這就是杭州城溫暖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