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呼和浩特市的李先生通過微信朋友圈里發(fā)布的信息,從山東購買了一輛二手車,滿心歡喜等待收車的他,看到車時這心卻涼了一大截。李先生以前曾做過二手車生意,他自認在買賣二手車上,還是頗有經(jīng)驗的。李先生說,如今很多二手車商都會在網(wǎng)上發(fā)布信息進行交易,也有不少微信群,賣他車的人就是早前,通過微信群添加的一個山東車商。今年的4月份,一直想買車的李先生,看到對方的朋友圈里有一輛車在出售。李先生說看到有心儀的車在出售,自己立刻私聊了對方,這人也承諾他,出售的車是一輛正規(guī)的私家二手車。因為是異地買賣,視頻看完車后,李先生得把身份證件郵寄給對方,對方負責給車輛辦理提檔,并將提好的檔和購買的車一同通過物流發(fā)給買家,發(fā)貨前根據(jù)物流接收信息,買家付清全部車款?僧斳囘\到呼和浩特,李先生去提車時,他發(fā)現(xiàn)買到手的這車有些不對勁兒。








李先生說物流提車時,是貨到付款,可如果不提貨,物流就會退車,為了避免車財兩空的局面,即便再不情愿,他也只能自掏兩千多塊錢的運費,收了車。后來拆開檔案一看,果真證實了他的懷疑,這就是一臺營轉非車輛。收車之后的李先生,也多次聯(lián)系了賣家,想討個說法。



記者也嘗試聯(lián)系了賣家,對方否認了李先生的說法,記者也提出希望雙方能夠各退一步協(xié)商解決。原本還同意協(xié)商,可一聽當事人就在旁邊,賣家立刻掛斷了電話。李先生說看車時都是通過視頻聯(lián)系的,自己也沒有意識,留存影像作為證據(jù),這讓他后悔不已。記者也咨詢了律師,就目前情況李先生是無法通過報警的方式來解決糾紛的。但可嘗試向賣家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權。









律師表示雖然李先生并未留存明顯證據(jù),但是可以通過購買車輛的一般市場價格作為參考以及留存的微信截圖,舉證交易過程中存在的重大誤解或欺詐行為,從而主張撤銷合同。天天看也提醒大伙兒,很多人會選擇通過一些社交軟件,進行線上交易,買賣過程中證據(jù)留存的意識可不能丟。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