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石門縣壺瓶山鎮(zhèn)神景洞村地處山區(qū),特殊的地理條件導致季節(jié)性缺水,村民用水極為不便。
神景洞村一直以來靠天喝水,特殊的地理條件導致季節(jié)性缺水。神景洞村民以往飲水,有的將木桶放在山溝里接滲水,有的用三輪車在山下小溪拉水,有的則用水桶挑水。家里沒有勞力的老人,只得麻煩鄰里幫忙送點水。
去年9月開始,村子進入了持續(xù)近半年的枯水期。痛快地喝上一口干凈水,成了神景洞村152戶村民最為期盼的事。
3月10日,村民在山澗小溪中取水,裝入水袋,再運往山下。
3月10日,行動不便的老人將水儲存在大缸內。
3月20日,工作組召開屋場會,召集村民一起研究引水方案。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鄉(xiāng)村振興為農(nóng)民而興、鄉(xiāng)村建設為農(nóng)民而建”。駐村工作隊深知肩上責任之大。群眾至上,神景洞村這一飲水難題,必須解決掉。
3月25日,上山測量海拔,以確保能將源頭的水能順利引下山。
3月22日,工作隊成員在手繪的地圖上研究引水路線。
4月2日,神景洞村飲水項目正式施工,從大嶺村一山洞引水至神景洞村。
4月10日,一卷水管長100米,重30多公斤,每次由5名工人背上山,耗時一個半鐘頭。
4月15日,取水點地處壺瓶山自然保護區(qū),山上沒有路,多數(shù)時間,工人只能用膝蓋借力,“跪著”前行。
4月15日,工人都備有一把柴刀,用于上山開路。
4月15日,由于引水工程危險系數(shù)大,每位工人都買了人身保險。
4月21日,一碗自熱米飯就著山泉水將午飯解決。
4月21日,開槽埋管。
4月21日,在峭壁上鋪設管道。
4月24日,條件簡陋,就地取材,用石板將接好的水管壓緊、固定。
5月10日,一截一截將水管接通。
5月20日,通水后,村民們自發(fā)組織了一場“通水儀式”。
5月20日,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飲水難問題從此成為歷史。
喝上了安全、干凈的山泉水
村民心理特別甜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