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湖南、益陽的地方官向朝廷報告梅山地區(qū)的情形時說“山間生殖無幾,唯茶甲諸州縣”,意思是說這地方太窮了,只有茶葉好得不得了。
茶葉好到什么程度呢?“山崖水畔,不種自生”。
唐代的茶圣陸羽也說茶葉的生長環(huán)境:“上者生爛石”。
安化人認為陸羽所說的爛石
就是他們高山茶園下的冰磧巖。
初夏方至,資江里漲滿了水,清晨氣溫稍低,江面上起了霧,不大,輕輕的一團,浮在水與山之間,一片冰清玉潤,一時間人的心仿佛墜入了琉璃世界。
如煙的水霧背后就是成排、整齊的房子,我癡癡地望著車窗外山水朦朧的景象,十分羨慕居住在資水兩岸的人,竟也忘記了海拔逐漸升高,群山奔涌而來。車子正在往天子山村爬,要翻過層層大山,走1小時40分鐘的山路才能到達湘中最高峰九龍池的山腳下,我們?nèi)ツ抢飳ふ冶儙r。
跟著一條寬闊的溪澗約莫走了半個小時,車子拐入一處堤壩,下車來看,遠處的水面波光粼粼,因為是山泉的緣故,水中溶解的礦物質(zhì)反射著陽光,被面前的大壩阻住去路后,形成一片深潭,碧綠耀眼如一塊老坑翡翠。
天茶文化園。圖/夏國安▼
兩位引路人,安化縣林業(yè)局駐南金鄉(xiāng)將軍村駐村幫扶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羅爭鳴和縣茶旅中心駐南金鄉(xiāng)南金村駐村幫扶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劉斌笑瞇瞇走過來,他們都十分熟悉山里的情況,帶著我們東奔西轉(zhuǎn),在海拔1622米湘中最高峰九龍池的山澗里尋找裸露出地表的冰磧巖,兩位書記都齊口稱贊:“要看冰磧巖,還得到南金鄉(xiāng)來,隨便一條溝里都能找到!
起先覺得夸張,在步入九龍池村的溪澗之后,發(fā)現(xiàn)確如兩位所說,冰磧巖俯拾即是。來的路上還是熱汗涔涔,進入峽谷則涼氣撲面,峽谷兩旁的常綠闊葉林長得十分茂盛,有溝谷溪澗水生環(huán)境常見的猴歡喜、化香樹,也有陰生的草本與蕨。
九龍池。圖/周德淑▼
山澗之上,是郁郁蓊蓊的山林,主要長著殼斗科或山茶科的喬木。其中的代表是青岡屬,偶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伯樂樹或紅豆杉,山頂有落葉的松樹,歪歪斜斜,不知道是不是馬尾松。
山澗里陰風陣陣,山體崩塌的碩大巖石光怪陸離地擁擠在溝澗之中。有的如小汽車大小,光禿的表面上時常被沖出人臉大的石臼。有的則小如蛋卵,拿在手里光溜溜、沉甸甸的,向溝里扔去,咕咚一聲,泉水濺出老遠,大家也哈哈大笑起來。
帶路的劉斌摸著一塊平滑的石頭說,這就是冰磧巖,它的顯著特征是石頭里還有石頭。他雖然不是地質(zhì)隊出身,但常年在冰磧巖環(huán)境中行走,一眼就看出哪塊是價值不菲的石料。
“你看它這個紋理,石頭表面的這些圓圓的斑點,都是后期擠壓形成的!眲⒈蠛軐I(yè)地說。他當過兵,身體壯實,在山澗里的石頭上跳來跳去,為我指認哪些是冰磧巖,哪些不是?粗绱肆稚钇崞岬暮拥溃切┚薮蟮、橫臥在河床之中的巖石身影,我的耳朵被泉水沖蕩的聲音震得嗡嗡作響,的確感受到這來自天賜的寶藏,它的原產(chǎn)地是多么瑰麗神奇。
中飯前,劉斌非要拉著我們?nèi)グ菰L一位茶戶。茶老板叫陳代早,今年66歲,經(jīng)營茶廠生意已經(jīng)15年了,他從九龍池附近的山上收購茶葉,自己也種茶,F(xiàn)在的茶廠大都交給兒子陳強打理。他說南金鄉(xiāng)的茶都是長在冰磧巖上的,出好茶。他答應吃完飯帶我們?nèi)ドL了五六十年的茶園看看,那里的冰磧巖就長在茶園里。
我們在茶廠喝茶,主人先捧出一杯地方紅茶,色澤紅潤,茶湯飽滿,入口后,回甘留香,有一股深沉的板栗香味。茶主人告訴我,雖然他們的茶廠小,不出名,但是得益于南金鄉(xiāng)九龍池高山氣候,再加上到處都是冰磧巖,茶葉的質(zhì)量并不比傳統(tǒng)的大廠差。他還拿出去年在第五屆安化黑茶文化節(jié)上獲得的金卷獎,自豪地介紹,就是在這里生產(chǎn)的茶樣獲得了專家們的認可。
雨后初霽的安化云臺山風景區(qū)云霧彌漫,高聳入云的山頂建筑宛若云上宮殿。圖/李健▼
中飯后,陳代早就帶領(lǐng)著我們?nèi)チ瞬枭。沿途山路邊停下,先是為我們展示一塊裸露在山體之側(cè)的石板,石板上瀑布橫飛,陳代早認為這塊大石板整體都是冰磧巖。參觀完后,車子繼續(xù)向山上開,來到一個叫紅巖坪的小地方。四周都是茶園,茶園的主人吳文富今年75歲,他十幾歲就看著這片茶園被種下,如今長勢還算喜人,他在茶園里松土,見到有人來參觀,就興致勃勃地介紹起來。
陳代早說,附近的茶園大約200多畝,都是分散的。近年來疏于管理,長得越來越疏落了。聊天之間,陳代早站在上坡處的茶園說找到冰磧巖了。我們就去看。果然,茶園里裸露出幾塊牛背一樣的巖石,黑色又有點發(fā)綠,石上有斑點,陳代早指著說這是冰磧巖。
茶園下坡山坳里,這種樣子的冰磧巖更多,佶屈聱牙,聳立山間,那里是一處看似荒蕪化的茶園,應該以前長滿茶樹,只是缺少管理之后,雜草叢生,漸漸荒了。
安化茶葉之所以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們長在冰磧巖或冰磧巖的風化土上。圖/錢燁▼
“種茶就需要這樣的巖隙環(huán)境!标惔缧χf,他在山下的茶廠,大部分的茶葉都是從這類高山爛石茶園中收集的。
辭別了劉斌、羅爭鳴、陳代早等人,我從南金鄉(xiāng)九龍池山地折回到安化著名的大茶山云臺山腳下,去拜訪上世紀80年代參與扦插繁育黑茶名種——云臺大葉種的龔壽松。老爺子身體欠佳,孫子龔意成作陪,龔意成對安化黑茶也十分了解,并繼承了爺爺?shù)牟鑿S,在山上有上千畝茶園。
據(jù)他種茶、制茶的多年經(jīng)驗來看,好茶葉一般出自生長在冰磧巖與火巖土混雜的地方。前者含硒豐富,后者是一種濕煤,本地人也喊黑火巖,這兩種巖石風化的土,出制的茶葉才更甜。
其實在安化,冰磧巖上出好茶已經(jīng)是人盡皆知。但是當?shù)厝瞬粌H在冰磧巖上種茶,還將這種名貴的山石做成茶壺或其他石雕產(chǎn)品,用來品茶或者玩味。
冰磧巖石雕從事者王鵬就是最早推動這項事業(yè)的人。他在距離縣城不遠的地方開設(shè)了一家專門傳承冰磧巖石雕工藝的工廠,與石相伴多年,王鵬對冰磧巖的成分、用途很清楚。
從他發(fā)給我的一堆冰磧巖的地質(zhì)資料來看,冰磧巖應該是雪峰山山區(qū)復雜地質(zhì)中脫穎而出的一種稀有石礦,存量稀少,世界上只有南非與中國有,是除了茶葉、藥材之外,安化境內(nèi)又一難得的天然寶藏。
九龍池俯瞰圖。▼
安化地區(qū)的冰磧巖形成于6億年前。當時地球上曾發(fā)生了全球性“冰蓋氣候”的“冰球事件”,冰期后,又發(fā)生了“熱室氣候”事件。這種極熱和極冷的現(xiàn)象,便形成了稀罕少見的冰磧巖,堪稱世界地質(zhì)奇觀。安化人又稱其為“長壽石”、“吉祥石”。
經(jīng)權(quán)威機構(gòu)檢測,冰磧巖含有3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硒、鋅含量豐富。擁有冰磧巖的地區(qū),會形成一種相對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茶葉類植物的生長,有冰磧巖的地域必出好茶,這是冰磧巖風化后的土壤環(huán)境決定的。
芙蓉山風力發(fā)電。圖/周凱軍▼
當然,如果能用冰磧巖雕的茶杯喝茶,是不是更有一番味道呢?冰磧巖茶壺從業(yè)者王鵬介紹,安化冰磧巖按產(chǎn)石料區(qū)分,一種為“山料”,一種為“水料”,“水料”石頭為高山溪水流淌下的整塊巖石,光滑,耐高溫,一般都選這種石料制作工藝品。
做工精致的冰磧巖茶壺,玉化通透,光照之下,壺壁透光,滿天星斗,非常好看,真如古人的那句詩“葡萄美酒夜光杯”。喝安化黑茶需要好壺,我想也只有常年伴隨黑茶生長的冰磧巖雕刻出的茶具,才能泡出安化的茶之味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