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出個題。
它是一款三國逃生游戲,現(xiàn)在最快的世界吉尼斯記錄是6.14秒,它叫?
沒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橋段之一曹操敗走華容道,故事的發(fā)生地就在古華容縣。
沿著長江而下,進入湖南的第一站,就是華容。然而這個湖南的北大門,卻說著“湖北味”的西南官話,吃著對河湖北沔陽傳來的蒸菜。華容,有點“湖北味”。
01
華容
是“一個容貌姣好的女子”
華容有湖南省唯一一塊在長江以北的土地,它卻深深嵌入湖北的版圖之中,與江北的監(jiān)利、江南的石首連襟帶土,在歷史上它們都是郢楚文化圈下的衛(wèi)星城。華容的名稱也與湖北的郢楚有關(guān),“華”取自章華臺,就是好細腰的楚靈王專門為愛妃修建的宮殿,也叫“細腰宮”、“容城”(容,實指美女),“華”、“容”各取一字,翻譯過來就是一位容貌姣好的女子。
習慣了湖南中部丘陵盆地與西部高山峽谷的人,可能會對華容境內(nèi)廣袤的洞庭湖平原感到吃驚。這里沒有群山起伏,也看不到奇峰林立,只有平地面積達60%的河網(wǎng)平原,很像湖北腹地江漢平原在長江南岸的一塊飛地。
實際上,處在兩湖平原(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的合稱)中心位置的華容,一直是兩省的紐帶與橋梁。華容縣北挨著長江的東山鎮(zhèn)(原塔市驛鎮(zhèn)、洪山頭鎮(zhèn)、東山鎮(zhèn)3鎮(zhèn)合并),是湖南面對湖北的橋頭堡,擁有湖南省唯一的鄉(xiāng)鎮(zhèn)千噸級深水碼頭,對河的沔陽蒸菜就是從這里進入華容,形成塔市蒸菜,再往南到鲇魚須鎮(zhèn),就要搖身一變成為華容頭菜……
來源 華容新聞網(wǎng)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長江以北的石首麋鹿保護區(qū)的麋鹿也是渡江南下,穿過整個華容在縣南的注滋口鎮(zhèn)洞庭湖區(qū)繁衍生息,演化出全國唯一的自然野化種群洞庭湖麋鹿……
麋鹿。圖 張翼飛
雖然華容很有湖北味,但它自古就是湖南的糧倉。
02
華容
到底有多好吃?
說華容是湖南的“廚房”,一點也不夸張。
華容處在長江最曲折的一段荊江之南,歷史上荊江泛濫不斷,江北古云夢澤淤平后,荊江以北失去分洪能力,長江向南開四口(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和華容河)倒灌洞庭湖,華容就在行洪區(qū)內(nèi)。實現(xiàn)了對洪水的治理后,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出肥沃的低地平原,非常適合種植農(nóng)作物,華容也成為“湘北糧倉”。“湖南熟天下足”指的就是濱湖的華容、安鄉(xiāng)、南縣等縣。
現(xiàn)在華容縣的版圖就像一塊鋪在砧板上的五花肉,它北貼長江,南依洞庭,江景、湖景全都有。藕池河、華容河等8條內(nèi)河是它的血管,水稻土、潮土、紅壤土3種沃土“肥瘦相間”,江河湖網(wǎng)編織的魚米之鄉(xiāng),種什么都香。優(yōu)質(zhì)的河湖淤積土為眾多植物提供了優(yōu)良的生長地,造就了一個“好吃的”華容。無論是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還是土里種的,華容都有拿的出手的招牌。
大鳥落洞庭。圖 盧七星
華容縣國家地理標志農(nóng)產(chǎn)品數(shù)量達到9個,在湖南省各縣中可謂一騎絕塵。
在華容,春天的打開模式是15萬畝整齊排列的芥菜,每棵芥菜排成排可以繞地球3圈,華容是中國芥菜最大的產(chǎn)區(qū),大量的芥菜會被腌制成酸菜,成為酸辣湖南名副其實的酸菜中心。
華容芥菜。來源 華容新聞網(wǎng)
除了芥菜,華容黃白菜薹、華容蘆葦筍也是登上國家地理標志農(nóng)產(chǎn)品的春季時鮮。華容黃白菜薹在華容13個鄉(xiāng)鎮(zhèn)廣泛種植,比普通白菜薹早一個多月上市,質(zhì)地細嫩,味甜爽口,對嗜辣的湖南人來說,是一道清洗味蕾的“白月光”。
華容蘆葦筍雖然比隔壁蘆筍種植大戶沅江面積小,但也是一等一的湖鮮。每年“人間四月天”,正是“蔞蒿滿地蘆芽短”。長江入洞庭湖洪水泛濫,眾多港汊湖網(wǎng)中洲灘大量發(fā)育,自然野生的蘆葦層出不窮。華容蘆葦筍取自春季剛露頭的蘆葦筍尖,可汆燙后鮮食,也可腌制,腌制后的蘆葦筍滑嫩有嚼勁,比肉還搶手,尤其與湖魚一起烹,越煮越香,光聽火鍋中冒出的“噸噸噸”的聲音,就只吞口水。
依江濱湖的華容,水產(chǎn)自然也很豐富。登上國家地理標志農(nóng)產(chǎn)品的華容大湖胖頭魚是湘菜靈魂剁椒魚頭的最佳食材。絕嫩的腮邊肉,和潛藏在邊邊角角的肉料,在一匙剁辣椒與熱油的激發(fā)下,“吸溜”一聲進入口腔,只有吃過的人才懂。
胖頭魚。來源 華容新聞網(wǎng)
魚是洞庭湖的主要物產(chǎn)之一。圖 張翼飛
湖區(qū)人的鄉(xiāng)愁要從一碗魚頭湯談起。平民菜魚頭火鍋,魚頭伴著豆腐、蘆葦筍一起燉,湯色奶白,是媽媽的味道。
03
華容人有多猛,
早餐火鍋配早酒
華容的美食絕不止步于此。江湖之間河網(wǎng)縱橫的平原為華容人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豐富食材和河鮮,也讓華容人的血液里流淌著美食家的基因。
如果你有早起鍛煉的習慣,在早上5點多碰到一群行色匆匆的華容大爺,一定不要奇怪,他們可不是去打拳的,他們是去吃早酒的。
據(jù)說吃早酒這種生猛習慣來自長江中游湖北省的宜昌、荊州。碼頭文化催生了一種吃早酒的習慣,天亮之前上船跑貨的船佬,起得早,水邊濕冷,就需要酒水配著火鍋下肚,才能驅(qū)寒提神;也有通宵捕魚的漁夫剛上了岸,在水里吹了一夜,要一碗酒水才能喚醒疲憊的身軀,F(xiàn)在漁民上了岸,早酒的文化卻遺存下來。
華容人吃早酒,有鹵菜,有火鍋。鹵菜的花樣很多,鹵蛋、鹵牛骨、鹵豬尾巴、鹵豬耳尖、鹵豆腐、鹵香干……什么都能鹵。鹵牛骨最受歡迎,巴掌大的牛骨關(guān)節(jié)處附著很多筋膜,鹵得的軟爛之后,韌中帶嫩,連著骨髓都能吸完。
主食是米粉或者油炸的華容團子。華容這團子是糯米皮包的胡蘿卜、臘肉、香干丁,軟糯與咸辣結(jié)合,外地絕沒見過。
華容團子。來源 華容新聞網(wǎng)
華容團子
一鍋熱氣騰騰的魚雜火鍋是吃早酒的絕配。四五個男人圍成一桌,兩三個店家自制的腌菜疊放在面前,火鍋里可以下當季時鮮的蔬菜,也可以是脆嫩的酸菜,火辣威猛的糧食酒一口下肚,配上紅油翻滾的魚籽、魚泡肉,瞬間火氣就直躥頭頂。
酸菜胖頭魚
蒸菜,是華容美食江湖的另一面。在華容,什么都可以蒸。蒸蘿卜,蒸藕,蒸排骨,蒸臘肉,蒸魚,蒸雞,蒸茼蒿……不論葷素,皆用米粉一起蒸。
不同于瀏陽蒸菜,華容蒸菜有對河湖北沔陽的老傳統(tǒng),不僅要蒸得“滾、淡、爛”,還講究刀工。例如蒸蘿卜絲,要切得極勻稱苗條,而蒸茼蒿,聽著不可思議,實際上氣味獨特,軟糯可口,地道春天的味道。酒席第一道大菜也稱頭菜,是蒸菜的演變,魚糕、魚丸、蛋餃、酥肉蒸好碼底,鋪上新鮮炒制的菜碼,是年夜飯上的好彩頭。
華容頭菜
華容人用勤勞、創(chuàng)造拼成了自己的食物宇宙。吃不完的魚制成干,吃不完的菜,腌成酸菜。湖區(qū)豐饒的耕作環(huán)境,被華容人利用到了極致,冬春種芥菜、黃白菜薹,夏秋收稻谷、棉花。河網(wǎng)中養(yǎng)殖的小龍蝦高產(chǎn)達每天90萬斤,棉花種植面積全省第一,也由此孵育了華容縣首個百億產(chǎn)業(yè),讓華容穩(wěn)坐湖南農(nóng)、林、漁大佬位置。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