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懷化市,別名“鶴城”,古稱“鶴州”、“五溪”,是中國中東部地區(qū)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南接廣西、西連貴州,滬昆、焦柳、渝懷三條鐵路呈“星”型輻射交匯于此。
因而懷化又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便利的交通推動了懷化經濟的發(fā)展,讓各地的文化在這里交融,當然,發(fā)達的交通也讓懷化的美食更加豐富多彩,數(shù)不勝數(shù)。
這些懷化人的兒時味道,隨便一樣,都能讓你淪陷……
在懷化,人氣最旺、小吃攤最多的,當屬錦繡五溪夜市。這家鐵板牛肉串已經在這里賣了30年,成為了許多懷化人的兒時回憶。
撒滿了辣椒末的鐵板牛肉串,讓記者有些望而生畏,但在當?shù)厝搜劾,卻還覺得辣度不夠。對于喜歡吃辣椒的食客,攤主會在鐵板上煎肉串的時候,再撒上更多的辣椒末。焦香爆辣,給你最刺激的味覺體驗。
說到兒時回憶,糖油粑粑也是讓很多在異地他鄉(xiāng)的懷化人惦念的味道。糯米粉揉成團,下入加了紅糖的油鍋里,炸到飄起來之后,把糯米團壓扁,就成了粑粑,繼續(xù)炸制,等到粑粑外皮更加酥脆,表面掛滿糖油,這時糖油粑粑就可以出鍋了。
鹵豬蹄,是很多人喜歡的美食,不過,在懷化夜市里,鹵豬蹄已經不能滿足食客們挑剔的味蕾了,鹵了之后再烤,豬蹄的味道才更加焦香。鹵豬蹄一邊烤,一邊刷油,烤得表皮發(fā)焦的時候,還要撒上辣椒粉。外焦里嫩,肉質酥爛,讓很多食客都欲罷不能。
夜市里同樣受歡迎的,還有土匪鍋巴,它可是懷化人的童年最愛小吃。把泡好的大米放進刷了底油的鐵盒里,只需要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得到焦香四溢的鍋巴。不過這個鍋巴不是單吃的,還得加上各種配料。十來種配料里既有像豆腐乳、油辣椒、酸豆角這樣的下飯“神器”,也有像剁椒炒肉、涼拌魚腥草、香辣土豆絲這樣的經典菜肴,各種料堆滿了鍋巴,再一折,六塊錢一份的土匪鍋巴,外焦里嫩,每一口下去,都能吃到不同部位的餡料,咯吱咯吱,特別香脆。
愛嗦粉的懷化人,一年四季離不開這碗燉缸粉
懷化人的一天,離不開一碗米粉,很多粉店都會營業(yè)到凌晨一兩點鐘才關門。具有復古風的燉缸粉,成了這幾年比較時髦的吃法。炒鴨子、牛腩、脆哨、肥腸、豬腳、三鮮……一個灶臺上燉著十來種不同的澆頭,就是燉缸粉的精華所在。把炒好的澆頭放進缸里,用小火慢慢燉煮。始終保持臊子的新鮮口感,鮮榨的米粉,燙過之后,配上澆頭,或加湯或干拌,每天能賣出一千多碗。
辰溪血鴨、洪江炒鴨、芷江鴨,懷化到底有多少種鴨子吃法啊
懷化人愛吃鴨子,幾乎每個區(qū)縣都有自己的特色炒鴨,每種炒鴨都有自己的講究。
辰溪血鴨
血鴨是湖南辰溪縣的一款特色傳統(tǒng)名菜,以色澤紅潤、焦脆爽口、香辣咸兼?zhèn)渎劽谑馈?/span>具有美味、開胃涼血的特點。炒辰溪血鴨的配料很簡單,用菜籽油把加了桂皮、子姜、蒜米的鴨子炒至金黃,然后加入當季的青紅椒,繼續(xù)翻炒,等到鴨子炒到差不多快要出鍋的時候,鴨血才入鍋,這個過程還有個專業(yè)名詞叫“散血”,要讓鴨血均勻地裹滿所有的食材才算散得好的鴨血,才是一份地道的辰溪血鴨。血鴨最大的特點就是辣,辰溪人有句美食口頭禪:沒吃辣子沒有味,吃了辣子辣死人!炒熟后的血鴨,其血色呈褐黑亮色,黑里透紅,肉鮮嫩味香辣,下酒又下飯。
洪江炒鴨
洪江古商城,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盛唐,鼎盛于明清,是滇、黔、桂、湘、蜀五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湘西明珠”、“小南京”、“西南大都會”之美稱。今年夏天,洪江古商城開啟了“盛夏良宵·八月天天樂”的活動,吸引了大量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來夜游洪江古商城。
洪江炒鴨,是洪江人過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也是洪江人離不開的家鄉(xiāng)味。洪江炒鴨,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在炒制的時候,會加入用麥子純天然發(fā)酵而成的洪江甜醬。把鴨肉炒到金黃,然后放入關鍵的調味料洪江甜醬。翻炒中放入一點干辣椒,再加入本地純糧釀制的米酒激發(fā)香氣,慢慢的那種酒香,加上甜醬的香味,融合炒入鴨肉。等到湯汁收干,鴨肉與米酒、甜醬充分融合之后,洪江炒鴨就做好了。洪江炒鴨色澤棕紅油亮,醬香味醇厚,咸鮮微辣,超過癮。
芷江,因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詩句“沅有芷兮澧有蘭”而得名。到芷江侗族自治縣,不僅有炒鴨吃,還可以夜游舞水河,賞四百多年歷史的龍津風雨橋,看水陸光影秀。
芷江鴨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芷江的炒鴨,必須用本地的芷江鴨和芷江特有的一種植物——芷草,當?shù)厝私兴逑悴,因為以前交通不發(fā)達,這里還沒有桂皮、香葉這些香料,當?shù)厝司褪褂眠@種特色芷草作為替代品,現(xiàn)在芷江人依然沿用了加入芷草炒鴨的特點,這樣才能炒出最正宗的本地味道。把所有的鴨肉和五花肉一起炸香,然后依次加入干辣椒、姜片、芷草、子姜片、青紅椒圈、凝固的鴨血,倒入米酒,等到汁水收干,一鍋肉質緊實、又香又辣的芷江鴨就出鍋了。
芷江侗族酸湯魚,三種酸味,引爆味蕾
在懷化,還有另外一道美食,也因為加入了芷草,風味就變得別具一格,那就是芷江侗族的酸湯魚。做芷草酸湯魚選用的是清江魚,要先把魚塊煎到表面金黃。魚塊煎好備用,然后就可以調酸湯了。放油加入姜米、蒜米,適量的酸辣椒、西紅柿酸湯,再加米湯釀出來的酸水,三酸合一,然后下入煎好的魚調味,加入芷草微煮幾分鐘,獨特的香味有去腥的作用。等到湯濃味香的時候,一鍋魚肉鮮美,魚湯濃香的芷草酸湯魚就出鍋了。米湯酸、剁椒酸、西紅柿的酸,三酸合一,絕對讓你難忘。
時令美味蠶蛹、樅菌、陽荷,錯過又要等一年
這個季節(jié),來到懷化,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吃到很多時令的美食。每年農歷7月,正是吃蜂蛹的時候,這一箱蜂蛹,就足以讓老饕們蜂擁而至。一窩涌動著的蜂蛹,里面既有沒長出頭腳的蜂蛹,也有已經長出翅膀,馬上能飛的小馬蜂。蜂蛹要小心翼翼、一個一個、完整地剔出來,不同階段的蜂蛹都能炸來食用,但是口味卻不同。這種小蜂蛹已經成型了,但是沒有變色,這個階段的蜂蛹口味更好。
蜂蛹炸香備用。蒜米、干辣椒碎爆到香酥,然后倒入炸好的蜂蛹,鹽、胡椒調味,最后再加入炸好的花生米、香蔥,翻炒均勻即可出鍋。炒好的蜂蛹,與干辣椒、花生米一起食用,香辣酥脆,咸香無比。
樅菌是湖南西部地區(qū)最為鮮美的山貨之一,樅菌相比別的野生菌,口感更加脆嫩。樅菌的最佳搭檔是五花肉,五花肉煸出油,少許醬油上色,再加入西紅柿、剁辣椒、倒入樅菌,簡單調味,一起翻炒,最后加入適量的水略微燜一下,一道酸辣脆嫩的樅菌就出鍋了。
陽荷,姜科姜屬的草本植物,氣味比較特別,有點類似魚腥草的味道。切成細絲,一般搭配青椒、西紅柿一起爆炒。加入洋荷,少許的蔥段翻炒,半分鐘的時間,爆炒陽荷就做好了,炒熟的陽荷,香味非常突出。
懷化版的“殺豬菜”,承載懷化人所有的鄉(xiāng)愁
懷化夜市里還有一道美食,原本只有過年前才能吃到,如今卻成了很多店一年四季的招牌菜,那就是庖湯鍋,也就是懷化版的殺豬菜。庖湯鍋選用的是豬身上最精華的幾個部位:豬頸后面的頭刀肉、豬肋排、豬小腸、豬血。
做庖湯鍋先要準備辣椒,把辣椒燒成棕褐色,將糊香味燒出來。鍋燒熱,依次放入頭刀肉、肋排、小腸,加姜片、蒜米、胡辣椒炒香,然后加鹽、米酒、生抽調味,再加骨湯燉煮半個小時。等到湯汁收得差不多的時候,庖湯鍋就做好了。煮好的庖湯香飄肆意,油而不膩,回味無窮。
一口一個嗦起來!懷化人做田螺,酸辣過癮好開胃
田螺,在我國南方很常見,在懷化,甚至還有一句俗語“一個田螺打12碗湯”,足以證明田螺的鮮美。中華圓田螺,產于懷化銅灣鎮(zhèn),銅灣鎮(zhèn)位于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銅灣鎮(zhèn)產的田螺個頭大、肉質飽滿,味道鮮美。
在銅灣鎮(zhèn)有一種傳統(tǒng)的做法就是土豆燉田螺。
另外一部分田螺用來制作清湯釀田螺,先要把螺肉取出。螺肉和豬肉一起剁成餡兒,然后再釀進螺殼里。把釀好的田螺炒香,然后倒入骨湯,加土豆一起燉煮。炒好的田螺還可以搭配牛肋排一起熬煮,碰撞出來的味道,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懷化人吃田螺,也有懷化人自己的吃法,一起來學學!
這些干飯“神菜”,包你一天三頓吃不膩
懷化人對美食的評價有一個特別的標準,那就是“下飯”。如果一道菜,香辣過癮,美味下飯,那絕對會讓消費者豎起大拇指。
懷化的小炒黃牛肉,絕對稱得上是干飯“神菜”。當?shù)匦禄吸S牛肉品質比水牛要細滑一點,也要嫩一點。選用吊龍和雪花部位,炒出來的口感鮮嫩Q彈。小炒黃牛肉要用到剁辣椒、小米椒、本地小紅椒三種辣椒,融合了壇香、酸辣、鮮辣幾種不同的辣型。燒熱,爆香蒜末和三種辣椒碎,加入骨湯,再倒入黃牛肉,看似爆炒,又像是在鍋里滑,等到黃牛肉滑散,充分吸收了湯汁,小炒黃牛肉就出鍋了。香辣可口,下飯一絕。
另外,在懷化的夏天,擂缽做出來的菜,不僅下飯,還特別清爽。去皮的西紅柿,火燒過的辣椒、茄子去皮,新鮮的藠頭,配上擂缽擂出來的油辣椒,在擂缽里一調味,擂到似醬非醬的時候,就可以品嘗了。
香噴噴的鼎罐飯,無論是配擂缽菜,還是小炒黃牛肉,那都稱得上是絕配。
吃了這么多重口味的美食,最后怎能少得了一碗清清爽爽的冰涼粉?一碗手工搓的涼粉,加上精心熬制的桂花玫瑰紅糖,澆上一勺冰甜酒,滴幾滴醋,撒上芝麻糖粉。一口下肚,炎熱的暑氣瞬間消失,那叫一個舒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