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哪吒”主題盲盒筆、可樂造型橡皮、會發(fā)光的尺子……這些“玩具化”文具,憑借新奇造型與趣味設計,迅速成為孩子們的“新寵”。然而,這類跳出學習用品本質、主打娛樂屬性的文具,在收獲孩子們喜愛的同時,也引發(fā)了家長、教師對“分散學習注意力”的擔憂,其背后暗藏的消費引導、安全隱患等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文具“玩具化”,開學新“頂流”
9月22日中午,返校鈴聲尚未響起,芙蓉區(qū)一小學校門前的文具店聚集了不少學生。他們在貨架前細細挑選,嘰嘰喳喳的討論聲里滿是期待——“大家都在集這款盲盒筆,我還差最后一支就能湊齊整套啦!”“這個漢堡橡皮太逼真了!薄澳悴虏,什么東西讓尺子發(fā)光?”……孩子們迫切的選擇與熱切的交流,推動著“玩具化”文具在校園里大行其道。
連日來,記者走訪長沙文具店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筆、練習本、橡皮已被擺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而造型各異的“玩具化”文具占據(jù)了最顯眼位置:拆開才知款式的迪士尼系列盲盒筆、仿真度極高的食物造型橡皮、內置流沙的筆桿……各類兼具“文具功能”與“玩具屬性”的產品,成了主打產品。
“盲盒筆賣得最好,小朋友喜歡收集不同角色,一買就是幾支!痹缆磪^(qū)某小學附近文具店老板介紹,開學后,盲盒類文具、“高顏值”裝飾型文具銷量占比超六成。記者注意到,不少文具以“趣味”“新奇”為賣點,“玩具功能”甚至超過實用屬性,走進文具店仿佛逛的是“玩具城”。
家長憂“分心”,教師愁“管理”
與孩子們的喜悅心情不同,家長與老師們則對“玩具化”文具流行充滿憂慮!百I了盲盒筆,孩子不愿動手寫作業(yè),光盯著筆上的裝飾擺弄,拖沓得厲害。”家長王女士的吐槽頗具代表性。她發(fā)現(xiàn),自從用上“造型文具”,孩子專注力明顯下降,作業(yè)錯誤率隨之上升。
類似困擾也出現(xiàn)在家長身上!昂⒆訛榱思ㄍ▓D案的文具,一個月花在文具上的錢就超過200元,既造成浪費,也滋生攀比心理!弊尷钕壬箲]的是安全:有些文具上的小零件容易脫落,擔心孩子誤吞;還有些帶發(fā)光裝置的筆,長時間盯著看傷眼睛。
望城區(qū)小學三年級的張老師觀察到,“趣味文具”成了“硬通貨”,其中食物造型橡皮最為常見,“孩子們上課忍不住把玩,不僅影響聽課,還會干擾周圍同學”。在她看來,一旦孩子養(yǎng)成“文具可玩”的習慣,哪怕是普通的尺子、本子,也可能成為課堂上的“分心工具”,增加了課堂管理難度。
引導理性消費,文具“返璞歸真”
針對文具“玩具化”,業(yè)內人士指出,文具的核心功能是服務學習,若偏離“實用性”軌道,一味追求“趣味化”,難免成為學習“干擾項”。唯有多方協(xié)作,引導文具回歸本質,才能讓孩子專注于學習,健康成長。
作為文具購買者,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理性消費觀念!疤崆昂秃⒆訙贤ㄐ枨螅瑑(yōu)選品牌基礎款,不買盲盒、異形這類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產品!庇屑议L分享選購經驗,聚焦“實用、安全、環(huán)保”三大核心,避免“跟風”“攀比”。省消保委也建議,家長可與孩子一起整理現(xiàn)有文具,制定采購清單,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消費。
學校引導更具說服力。張老師所在學校已通過班會、家長會,向學生和家長傳遞“樸素文具更利于學習”理念,明確建議“文具使用無須裝飾,引導學生不攀比、不沉迷‘文具玩具’,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除家校配合,監(jiān)管把關同樣關鍵。業(yè)內人士建議,需加強對“玩具化”文具的質量與安全監(jiān)管,重點排查小零件脫落、發(fā)光裝置有害等安全隱患,規(guī)范商家營銷行為,警惕通過“拆盲盒”等形式誘導未成年人過度消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