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 做成牛排! 這到底是什么樣的神奇工藝?
最近網上曝出一則消息,
說在澳洲的肉類市場里,
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
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
不單單是澳洲,
據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yè)內的潛規(guī)則!
(建議在WiFi條件下觀看,土壕請任性~)
記者暗訪:
一位調料品市場的店老板說,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膠,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能吃,但要適量。它除了保水還有另一種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碎肉粘合在一起。
除了卡拉膠,還有一種叫TG酶的添加劑,專業(yè)名稱叫“谷氨酰胺轉氨酶”,可以催化蛋白質分子間發(fā)生交聯,同樣有重組碎肉的作用。
那么,實際效果怎么樣呢?實驗員以每斤30元的價格買來一批碎牛肉來實驗。
這種添加劑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往里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后很粘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
接下來,實驗員把“肉膠”均勻地抹在碎牛肉上,然后用保鮮膜裹起來塑形,用力壓實、擠掉里面的空氣。
常溫下靜置6小時,讓添加劑和牛肉充分反應后,再放到冰柜里冷凍。
冰凍過后的牛排,僅僅靠肉眼去看,基本上能夠以假亂真了。那么,口感又會怎么樣呢?
煎好的牛排味道居然也不錯,肉質還特別嫩,也不會松散。
那么,市面上出售的牛排真的含有這種膠嗎?
實驗員在超市發(fā)現,
加了“還原膠”、“卡拉膠”、“谷氨酰胺轉氨酶”
等食品添加劑的牛排以及牛肉制品
比比皆是。
業(yè)內人士透露,
這種肉他們叫拼接牛肉,
要區(qū)分牛肉是不是拼接的,
就是要看配料,
配料里面亂七八糟東西多久不靠譜,
配料里面只有牛肉那就是原裝的。
網上100多塊錢10片那種牛肉,
基本都是拼接的。
超市里的成品腌制牛排,
價格大約是35元一盒,
每盒180克左右,
價格大約是菜市場牛肉價格的三倍,
可見它的利潤空間。
有媒體曾報道,國內現在重組牛排已經全機械化生產,比如重組肉全自動成型機,只要把各種碎肉和粘合劑放進去,1個小時就能生產出整塊的肉。
真是觸目驚心!
原來超市里的牛排竟有這么多貓膩!
大家購買之前千萬要睜大眼睛,
看好了!
趕緊擴散!
讓身邊的人知道!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