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174醫(yī)院集體收治了
13名食物中毒的病人
這13人都是海員,前些日子他們在越南食用了一條深海魚后,集體出現(xiàn)了腹痛、嘔吐甚至全身麻痹等癥狀。
出現(xiàn)不適后,船員們立刻被送往越南當?shù)蒯t(yī)院就診,可是病情并沒有好轉,6月19日,船員們決定回國接受進一步治療。
船員們究竟是吃了什么海魚?
其中帶有什么毒素?
導致他們集體中毒
昨天上午,記者在174醫(yī)院消化內科病房里,見到了這些食物中毒的病人。來自山東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都是廈門一家海運公司的船員。
6月13日,他們在越南一個港口就餐時
吃了一條十幾斤重的紅鯛 [diāo]魚
餐后幾個小時內
船員們陸續(xù)出現(xiàn)了身體不適
患者 趙先生
我有類似水樣的腹瀉,來得很急。腹瀉的時候,我在廁所腿就發(fā)軟了,突然沒有力氣了,就是腿一站起來就發(fā)抖。
患者 范先生
以為是普通的食物中毒,沒有事情,然后我下半夜就挺不住了。出現(xiàn)頭暈、惡心、渾身發(fā)抖、抽搐、心跳變慢的癥狀。
出現(xiàn)食物中毒癥狀后
船員們立刻被送往越南當?shù)蒯t(yī)院就診
可是病情并沒有好轉......
直到6月19日
船員們決定回國接受進一步治療
曾偉
174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病人都是男性船員,來的時候還帶著行李,看起來很虛弱。
他們的癥狀多是惡心、嘔吐、腹瀉等,有的出現(xiàn)皮膚瘙癢、手腳麻木、視物模糊,嚴重的一名心率下降到35次/分。
結合癥狀,醫(yī)生判斷
他們所食用的紅鯛魚中
很可能含有 雪 卡 毒 素
曾偉
174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到現(xiàn)在,病人表現(xiàn)出神經系統(tǒng)癥狀,比如說手腳麻木這種感覺,并且溫覺有障礙,比如說觸冷水他會覺得有刺痛或者觸電的感覺。
目前這些船員中,3人癥狀較輕,正在康復中,其余仍在住院觀察。
據(jù)了解,雪卡毒素是已知的
對哺乳動物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
比河豚毒素毒約100倍。。
為了你舌尖的安全
趕緊了解一下什么是雪卡毒素~
↓↓↓
什么是雪卡毒素
為什么魚類含有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種海洋藻類毒素,由有毒藻類產生。生活在珊瑚礁周圍海域的許多原本無毒的魚類攝入這類有毒藻類或其他浮游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魚體內蓄積,并可通過食物鏈逐級傳遞。體積越大的魚類,聚集的毒素越多。
(圖文無關)
雪卡毒素屬于獲得性毒素,魚體內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顯規(guī)律性。每年3~4月份繁殖季節(jié),珊瑚魚需要食物多,體態(tài)肥美,味道也最鮮美,而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
有超過400多種魚類可能蓄積雪卡毒素
海產市場和餐桌上常見
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魚類有
↓↓↓
石斑魚(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東星斑、蘇眉)、梭魚、黑鱸和真鯛等。含雪卡毒素的魚類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廣東、南海諸島等地。養(yǎng)殖類魚類少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報告。
那么,中了雪卡毒素
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
該如何治療,又該怎么預防呢?
一般在進食后2~10小時出現(xiàn)臨床癥狀,病程可持續(xù)2~3周,可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部分患者有特癥性的溫度感覺倒錯表現(xiàn),手觸熱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則有熱感或電擊樣感覺。
☞輕度中毒可出現(xiàn)口腔麻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主要為水樣便)以及知覺麻痹或運動麻痹;
中毒嚴重者出現(xiàn)血壓下降,肌肉痙攣漸至運動神經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急救措施為迅速清除已進入人體內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導瀉等,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等。
一、盡量避免在3~4月份(生殖期)進食珊瑚魚。避免進食1.5kg以上深海珊瑚魚,因為魚體越大,毒素含量越高。避免進食深海珊瑚魚的頭及內臟(如肝、腸及卵巢),這些部位帶毒素較多。
二、外購珊瑚魚等深海魚類最好放養(yǎng)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體外后再食用,可減少中毒機會。
三、曾有過雪卡毒素中毒的人3-6個月內應避免食用海魚。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食用深海魚還是要多注意
如果出現(xiàn)了中毒癥狀
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