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醋油茶,件件跟咱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菜籃子里的事可以說是咱們最關心也是談論最多的事了。市民李先生最近在寶安區(qū)沙井鎮(zhèn)上寮農批市場買菜時,發(fā)現(xiàn)一個挺奇怪的事,這個市場的一些秤是背對著顧客的,你要想看看秤的斤數(shù),人家老板可不準。
李先生:我當時是在買大白菜,看到寫一塊錢一斤,買完以后要稱重,他那個秤是背對著的我的,告訴我1塊5,我剛邁進去看一眼,旁邊那個老板就說你這樣不要買了。
遭到拒絕的李先生又到隔壁的攤位買白菜,同樣這家的秤也是背對著顧客。
今天下午將近四點,記者來到沙井的上寮農批市場,發(fā)現(xiàn)在市場門口已經擺起攤位,他們的秤確實是完全背對著顧客。當記者要求看一下稱的重量時遭到了這位老板的拒絕。
而在隔壁攤位,記者又挑了些香菜,老板稱后告訴記者是1塊5毛錢,當記者要求看秤時,老板告訴記者稱的卻是1塊3毛錢,問他為什么要多收2毛,這位菜老板卻回答不上來。
記者說再加點吧,并要求進到攤位里看秤,老板也答應了,并且還給記者少算了錢。
除了門口的攤位有這樣的情況,在市場內也有這樣擺放的秤。記者發(fā)現(xiàn),在整個市場百個攤位里,每隔10個左右,就有一到兩個屏顯朝內擺放的秤。隨后記者在市場又買了點青椒,稱重時向老板要求看秤時,老板的態(tài)度變得有些生氣直接拒絕了記者。
記者:老板我能看下秤嗎?
老板:小妹我沒時間跟你這樣。
記者:那別人家能讓顧客看到,你為什么不讓顧客看呢?
老板:那不這樣擺怎么擺呢。買完菜記者來到菜場的公秤區(qū),一一重稱了一遍。發(fā)現(xiàn)第一位賣白菜拒絕記者看秤的老板,斤數(shù)沒給夠秤,多說了半斤。而第二位賣香菜的老板發(fā)現(xiàn)記者懷疑他的斤數(shù)不夠后,再記者要求加量時給夠秤了,價格是2.16元。而第三位賣青椒的老板,收了記者一斤的錢,而公秤上顯示是0.485千克 ,不足一斤。
今天上午,記者根據李先生的指引,來到了龍崗區(qū)義烏小商品市場里的這條“富業(yè)特產批發(fā)街”,記者看到,兩旁的商鋪大多都是賣干果類的。核桃、開心果、紅棗等應有盡有,臨近午飯時間,但這條街上并沒有多少客人,記者來到其中一家商鋪,向商販購買了一些貨品。
雖然商販極力表示,他們的貨品保質保量,不會少秤,但記者在附近的一家超市內進行核稱后,發(fā)現(xiàn)這斤兩卻有出入。
記者把這一情況反應給了市場的物業(yè)管理人員,并詢問公平秤的下落。沒想到對方表示,這樣的事情他們也很難解決,需要消費者自己留心。而公平秤的設置,還要等商場的后續(xù)安排。
今天中午,市場監(jiān)管委龍崗所的執(zhí)法人員,也是趕到現(xiàn)場,對記者購買貨品的店鋪進行了檢查。
雖然這家店的店員矢口否認自己缺斤少兩,但在記者拿出暗訪證據后,便不再吱聲。龍崗所的執(zhí)法人員,也對該店鋪下達了詢問通知書,責令其整改,并查扣了涉嫌不合格的電子秤。
深圳農貿市場里的商販使用八兩秤的現(xiàn)象由來已久,媒體也曾多次進行監(jiān)督報道,其中福田農批和華富市場更是多次被曝光,執(zhí)法部門也到現(xiàn)場進行查處,下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些不法商販是如何使用八兩秤來坑騙消費者的。
去年12月8日,執(zhí)法人員對福田農批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212攤檔的秤存在問題,當一個5公斤重的標準測量物被放在秤上測量時,結果顯示重5.250公斤。
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12攤檔使用的問題秤就是俗稱的“八兩秤”。其實福田農批短斤缺兩的問題由來已久,去年4月記者在192號海鮮檔口暗訪時,就發(fā)現(xiàn)商販使用八兩秤坑騙消費者。當時記者購買了9條剝皮魚。
這些魚真的有一斤七兩六重嗎?記者提出去公平秤復秤,沒得想商販竟往袋子里加了兩條魚。
記者取出剛剛加進去的兩條魚,要求商販再次稱重。
同樣多的魚,第一次稱一斤七兩六,第二次稱就變成了一斤三兩,而用公平秤復稱,也是一斤三兩。兩次稱重相差四兩六,很明顯是商販在“耍秤”。記者發(fā)現(xiàn)商販在第二次稱重時,用力推動了一下電子秤,雖然不明白這個小動作的用意,但卻是改變稱重結果的關鍵。
原特區(qū)外的龍華華富市場更是八兩秤泛濫,不僅商販使用,還有商戶公然出售。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