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的節(jié)目對分期公司的套路進行了暗訪曝光之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市民給我們打來電話表示,在購買手機,做分期付款時遭遇了消費陷阱,買到手機后才知道進了坑。

我們今天來深度分析分析
市民是怎么一步步背上高額債務的?
記者整理了近半年的爆料,跟手機分期相關的投訴一共有43個。記者核實發(fā)現(xiàn),被投訴的貸款公司集中在兩家身上,分別為捷信分期和即有分期。
那么,手機分期貸款公司的分期員到底用了什么手法忽悠消費者呢?
1.手機分期貸款公司的分期員自爆,分期合同項目繁多,因此可以模糊一些概念。
2. 利息看上去很低期數多總利息變高。
3.多種費用能瞞則瞞(手續(xù)費、服務費、咨詢費等)。
深圳市消委會表示,商家提出的“超低價購機”、“零首付”,甚至是“舊機換新機”、“積分換新機”,玩的都是偷換概念的把戲。商家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等你到了店里,自然有成堆的套路在等著你。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法律部部長靳麗娟表示,如果商家偷換了“舊機換新機”等概念,未經消費者同意,私自辦理了貸款業(yè)務,這種行為實際上已經涉嫌欺詐。
消委會提醒(戳)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