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又銘是地方電視臺的新聞主播,上海是他每周必來的城市,他樂此不疲穿梭在這座城市的最大誘惑就是——美食。
城隍廟小吃是上海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上海舊商業(yè)中心,目前仍保持著中國古老的城鎮(zhèn)街市風(fēng)貌,但凡來上海的中外游客,大都要到老城隍廟走走。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在這條老街上,的確有很多家百年老字號,那一會兒我要帶大家去吃的這家,是上海人非常喜歡吃的一家饅頭店。
中國夜市全攻略(上海篇):帶餡兒的“饅頭”
饅頭?在上海這樣的繁華都市,劉又銘帶我們找的第一道美食居然是饅頭?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沒想到吧,這個就是我剛剛說的饅頭。其實(shí)上海人把這種帶餡兒的包子,都統(tǒng)稱為“饅頭”。像這樣的蒸包子叫做蒸饅頭,煎的包子叫做煎饅頭。
熱氣騰騰的上海小籠,晶瑩剔透,內(nèi)餡豐富,隔著皮就能看到濃郁的湯汁兒,劉又銘告訴記者,上海人吃小籠包是很有講究的。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在這兒有一個小小的口訣告訴大家,“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吸湯”。這汁非常非常鮮美,因?yàn)槔镱^是鮮肉和蟹黃混在一起,那這兩種東西本身就很鮮,混在一起之后口感就更加地鮮美了。
劉又銘告訴記者,上海人吃小籠包除了有口訣,蘸料的搭配也很講究。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在江浙滬地區(qū)還有一種吃法,把這個小籠包就著姜絲跟醋一起吃,這樣的話就特別解膩和爽口。
記者發(fā)現(xiàn),這蟹黃小籠包里的餡根本看不到有蟹黃,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說這家店偷工減料了?
游玉敏:我們沒有作假, 因?yàn)槠、八月份的毛蟹是不可能?蟹)黃的,人家都說秋天,菊花開的時候吃螃蟹,因?yàn)榍锛,就是十一月份到(來年)二月份左右?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line-height: 1.6;">螃蟹的生殖期,那個時候的螃蟹它會有黃,(蟹黃)就(凝固)住了,可以吃。那七、八月份它不是沒有黃,它的黃就像水一樣,然后淡淡的,不是像橘紅色的, 所以你沒有吃到(橘紅色黃)那是正常的。
游玉敏是上海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手工技藝傳承人,她告訴記者,這家南翔饅頭店是百年老店,在上海有著悠久的歷史。
大閘蟹雖不是上海的產(chǎn)物,卻在上海吃出了名堂。顧客來這家店必點(diǎn)的就是蟹黃小籠。
游玉敏:我們蟹黃小籠本身供應(yīng)量就是有限的,我們早上3、4點(diǎn)鐘就起來,把那個活蟹煮,煮好以后拆,都是當(dāng)天的。
游玉敏告訴記者,因?yàn)槊肥菍儆诟叩鞍椎臇|西,受熱就會變質(zhì),所以蟹肉不能隔夜,必須當(dāng)天現(xiàn)拆現(xiàn)做才新鮮。
中國夜市全攻略(上海篇):老上海的臺灣味道
看到上海的士林夜市,立刻就令人聯(lián)想到了臺北的士林夜市,它可是臺灣旅游的一張閃亮名片。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每次我來這條夜市(街),第一家就排這家蚵仔煎,因?yàn)樗麄兗业尿伦屑逭娴氖欠浅7浅:贸浴?/p>
01
蚵仔煎
蚵仔煎是風(fēng)靡臺灣地區(qū)的一道美食。其實(shí)它并非臺灣特有的小吃,它起源于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區(qū)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小吃之一,深受海峽兩岸人民的喜歡。它也是臺南安平地區(qū)一帶的老一輩人的傳統(tǒng)點(diǎn)心。
在煎好的雞蛋上撒上已煎出香味兒的蚵仔,澆上由地瓜粉、面粉和水調(diào)制的粉漿,撒上洗干凈切好段的青菜葉,包裹起來,撒上醬汁兒,一份蚵仔煎就完成了。
這家蚵仔煎攤主叫林干勤,來自臺灣,他在臺北的士林夜市賣蚵仔煎有十七年。他告訴記者,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首先就是蚵仔要新鮮,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做出來的蚵仔煎自然豐盛多汁。
林干勤說,除了原材料要貨真價實(shí)以外,獨(dú)家秘制的醬料也是他的殺手锏。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我們的這個汁兒,我們師傅是加入了(大醬湯料),然后再加上自己特制的醬汁,非常非常地鮮美,但師傅剛才也告訴我說,在臺灣有非常非常多蚵仔店,但是因?yàn)榕浞讲灰粯,所以說味道也不一樣。
02
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這個名字聽起來還真是貼切,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后,搭配上蔬菜和醬料,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18元一份,這對于無肉不歡的食客們可是巨大的誘惑啊。
攤主黃建忠告訴記者,大腸包小腸是臺灣90年代興起的小吃,糯米腸和香腸都是經(jīng)過炭烤的,所以會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口感外焦里嫩,肉香、米香、汁香,混合在一起非常濃郁可口。
03
巨無霸芒果杯
劉又銘說,巨無霸芒果杯是今年上海超級流行的飲品之一,在上海士林夜市它可是今年的銷量冠軍。
吳東璟:因?yàn)槲覀冏雒⒐钪匾,芒果的斤?shù)一定要夠,一般我們會選用大概是兩斤的芒果,那兩斤芒果我們會取中間的部分,所以來講一(個芒果)就只能做一杯。
記者看到,一杯巨無霸芒果杯的價格是30元,那一顆兩斤的大芒果只能做出一杯果汁,而且只取芒果中間部分,豈不是很浪費(fèi)?
吳東璟:只取中間的部分,其余的部分當(dāng)然不會浪費(fèi)掉了,其余部分,我們會把打成果泥,制成冰沙。
吳東璟說,他家的芒果杯之所以受歡迎,是因?yàn)槌松厦娴墓,杯子里面的果汁也全部都是用果肉鮮榨出來的,貨真價實(shí)。
04
五香肉卷
臺灣宜蘭地區(qū)李林仁是這個攤位的主人,他做的五香肉卷絕對是地道的家鄉(xiāng)味兒。
做五香肉卷的配料很多,菜和肉之間的比例對肉卷的口感、味道都很重要。
李林仁:卷心菜、胡蘿卜,還有洋蔥,把它放點(diǎn)鹽腌制一下,把它水出完以后,就變成是這樣,這是第一樣。
李林仁:第二樣,這個就是豬的里脊肉,腌制一個晚上,里面有五香粉,還有所有的腌料,這是要腌制一個晚上。
李林仁:第三個比較特別,這個是鯛魚,鯛魚漿也是在一起。
李林仁:這個是臺灣的油蔥酥。最后呢,是用生粉把所有的材料混在一起。
李林仁說,這張薄薄的豆腐皮就是用來包肉卷的皮。一會包的時候手法很重要,不然皮會破掉。
五香肉卷是臺灣宜蘭地區(qū)特色美食,以里脊肉和豆腐皮為原料,拌入臺灣人喜愛吃的油蔥酥、五香粉等十余種食材調(diào)味,在腌制過程中,要讓肉和配料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肉卷包好之后放到熱油鍋中炸至酥脆,切成小段,再放入油鍋炸至焦黃,出鍋澆汁兒即可。
05
愛玉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在我們的夜市上有一種非常特別的臺灣食材,叫做愛玉,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們那個愛玉有原材料給我看一下嗎?
工作人員:有,就是這樣的。
原來這個東西就是愛玉,看著跟一包草藥似的,這個能直接吃嗎?
工作人員:它不可以直接吃,我們要加工一下,做好之后就類似于果凍,它是純天然的果膠,沒有任何添加。
吳靜宜:愛玉是臺灣特有的一種植物水果,它是生長在高山上。
來自臺北的吳靜宜是這家店鋪的老板,她告訴記者,愛玉果生長在阿里山的原始巨木上,屬于爬藤植物,樹長多高它有多高,有的甚至十幾層樓高。愛玉產(chǎn)量逐年遞減一年也就三千斤。
吳靜宜:它主要功能也是可以幫助消化,養(yǎng)顏美容,所以說像我們臺灣很多年輕的女生都蠻愛喝的。
吳靜宜說,愛玉制作起來并不難,就是需要耐心,純手工洗愛玉技術(shù)是他們傳承至今的制作技藝。愛玉要在每天開店前一個小時開始制作。
吳靜宜:因?yàn)樗@里面種子都有果膠的,這個果膠含分很高,所以它放在水搓再加凍之后,它會凝結(jié)成凍,這個都是純天然的,不是加工的。
愛玉做好之后,結(jié)凍后靜置不吃,只能維持十二個小時,不然就會漸漸變成水。在臺灣愛玉被稱為最適合夏季消暑解渴的飲品。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我先來嘗嘗這個味道是什么,有點(diǎn)苦澀的感覺,但是呢,我們的商家放了檸檬和冬瓜茶之后,把整個的味道給中和了,所以說有一點(diǎn)淡淡的涼茶的感覺,非常地清爽。
中國夜市全攻略(上海篇):百吃不厭的“四大金剛”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夜上海,吃夜宵是必備的,那在上海,上海人必吃“四大金剛”,那這“四大金剛”究竟是什么樣的美食呢?跟我一起來。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這些就是我剛剛說的“四大金剛”, 是不是很眼熟的感覺。
劉又銘說,“四大金剛”原來是老上海人的早餐,隨著時代的變遷,夜生活的豐富,如今“四大金剛”成了上海人夜宵必備的美味。
油條的身影在很多城市都不陌生。油條下鍋后,隨著有泡泡一起起舞,金黃色是油炸面食出爐的訊號,撈上來的油條,咬起來蓬松酥脆帶著咸香,搭配咸漿是上海人最喜歡的組合之一。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這個就是我們上海人特別喜歡喝的咸豆?jié){,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老上海人喜愛吃的咸豆?jié){和我們平時喝的豆?jié){完全不一樣,這里面的佐料可多著呢!
朱國忠:老上海的“四大金剛”已經(jīng)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今天我特地介紹一下咸漿,它就是我們現(xiàn)磨的現(xiàn)漿,再放多種作料,包括蝦皮、紫菜、榨菜丁、還有蔥,最主要還有油條丁,這些放下去以后就很俏了,還要放一點(diǎn)別的調(diào)料,包括醬油、麻油,放點(diǎn)蔥花,這個吃下去開胃又提神,所以這是上海人“四大金剛”里面最喜歡的東西。
朱國忠告訴記者,江南人喜甜食,卻服于咸漿,咸豆?jié){在上海,就如老北京人喜愛豆汁兒一樣,是生活中不可磨滅的一道滋味。
搪瓷碗里事先放好蔥花、榨菜、蝦皮和醬油,再舀起幾勺滾燙鮮香的豆?jié){入碗,配上焦香的油條段段,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咸漿了。
粢飯團(tuán)是地道的老上海早點(diǎn),有甜口和咸口兩種,香軟的糯米里包裹著油條、肉松、蘿卜干,不管是捏起來還是吃起來都很有分量,吃粢飯團(tuán)是需要技巧的,不然會出現(xiàn)露餡兒的情況。
劉又銘 美食愛好者:在這兒有一個小小的秘訣告訴大家,在吃這個粢飯的時候,為什么要套這個袋子,都是一邊吃,一邊捏,吃一口之后,再捏一下,再來一口,這個時候再配上我的咸漿,非常美味。
大餅是上海人喜歡的早點(diǎn)之一,制作過程不繁雜卻耗時良久,面團(tuán)需要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發(fā)酵而成,刷過油的白色餅團(tuán)被老鍋烘烤的金黃,均勻的撒上芝麻,看著就可口,皮咬起來層次分明,味道香脆可口,一個下肚就能管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