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位于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說起汕頭,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美食聚集地”,以琳瑯滿目的地道美食聞名全國。
小公園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標(biāo),也是汕頭百年商埠的歷史見證。這里的夜色中飄動著誘人香氣,諸多美味早已深深植入了人們的心中。
在潮汕,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稱為“粿”。
潮汕地區(qū)最具代表性的粿品是紅桃粿,它用大米作原料,加紅米曲做成紅皮,包上糯米香飯,餡料有香菇、蝦米、花生、豬肉等,再用雕刻花紋的木質(zhì)桃形印模印制,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可咸可甜,可蒸可煎,品種繁多。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個“粿”字,就涵蓋了米類小吃的72變。
糖蔥薄餅,餅皮用面粉拌水?dāng)嚦烧澈隣,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薄如紙。攤開薄餅,放上一塊糖蔥,灑花生、芝麻末、香菜,包卷上薄餅,即可享用到這道非常流行的美味小吃。
來汕頭品美食,甜湯也是不容錯過的。桂圓、蓮子、桃膠、紅棗、番薯、白果等等,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隨意組合在一起。
在汕頭,一碗魚粥,足以撫慰深夜寂寞的味蕾。
汕頭人愛吃粥,一日三餐的主食都可以是粥,夜宵還是粥,他們喜歡用砂鍋煮粥,加上以魚、蝦、蟹為主的幾十種配料,取其鮮甜。
想煮好一鍋魚粥,烹煮的步驟不能隨意。首先是旺火煮沸,蔡懿光先是在鍋里加入了一些骨頭湯,再加入各種配料,用手勺不斷攪拌。
其次是加入已經(jīng)煮好的大米,減少翻攪,才不會將米粒攪散。
當(dāng)然,要想提味兒,還少不了干貝、冬菜、生姜末,還有芹菜這幾樣關(guān)鍵的調(diào)料。
黃色的鮑魚、紅色的大蝦、紅紅的蟹殼,還有各種貝類,這樣一碗魚粥擺在你的面前,即便是晚上快十點鐘了,也難以抵擋住誘惑啊!
澄海的美味意猶未盡,這是一家位于國道邊的豬腳飯店鋪,桌面前陳設(shè)著矮長凳,中間是切肉盛飯的地方,灶臺即餐桌,吃飯的人一邊觀賞著操作,一邊接過一大碗放著豬腳的米飯,再來上一碗蠔仔湯,猶如現(xiàn)代餐飲店里的“吧臺位”。
豬腳飯為什么會有如此奇特的蹲著吃風(fēng)俗呢?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林貞標(biāo)說,以前的食客多是行色匆匆前往趕集的生意人,多半吃完即走,店家也不設(shè)座,食客在長凳上蹲成一排就吃開了,飽足離去,于是大家這種蹲著吃的習(xí)慣,也就流傳開來。
那豬腳飯美味的奧秘又是什么呢?
豬腳飯餐廳經(jīng)營者 沈錦陽:
“祖?zhèn)髅胤禁u出來的,基本上一鍋要鹵4、5個小時左右。”
一碗豬腳飯、一碗蠔仔湯,是這里蹲著吃的標(biāo)配,半碗疊的造型類似蓋澆飯。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 林貞標(biāo):
“吃著肉,(搭配)點海鮮,也算是潮汕人對吃的理解和追求。”
豬腳飯繼承了澄海地區(qū)的鹵味傳統(tǒng),但是在澄海,還有一種聲名遠播的鹵味,更能一次性滿足你對潮汕鹵味的全部期待,那就是——鹵鵝。
這種鵝體型碩大、肌肉豐厚而且肉質(zhì)優(yōu)良,因為頭部長有肉瘤,形似獅頭,故名“獅頭鵝”。
鵝場的負責(zé)人余壯忠介紹說,這個鵝場現(xiàn)在養(yǎng)了將近兩萬只獅頭鵝。
鵝肉店老板 余壯忠:
“鵝最值錢就在這個地方,這一口,就1000多元,因為要養(yǎng)到3年到5年,才有這么大。”
澄海人上百年的養(yǎng)鵝經(jīng)驗,使具有“世界鵝王”之稱的獅頭鵝,呈現(xiàn)出極佳的品質(zhì),而鹵法的講究,則讓鹵鵝成為名聞天下的經(jīng)典美食。
鹵水是鹵鵝的靈魂,余壯忠的這鍋老鹵,便凝聚了鹵水的精華和現(xiàn)代的創(chuàng)新。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 林貞標(biāo):
“鵝肉是最便宜的,其中最貴的就是鵝肝,正常一個鵝肝,就要賣到100多元錢。”
鹵鵝,是潮汕重要的美食符號。掛在檔口前,泛著誘人的油光。除了本地食客,每天還有很多外地食客慕名而來。
一盤匯集“鵝肉、鵝肝、鵝腸、鵝血、鵝蛋、鵝翅、鵝頭”的鹵味拼盤,是汕頭人的經(jīng)典吃法。
而這一桌全鵝宴的鹵水火鍋,則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如果你想體驗汕頭美食的“一鮮、二熟、三干、四咸、五腌”,來富苑不會錯,富苑的“打冷”絕對一流。
鹵水類、魚飯類、腌制品類、熟食類樣樣拿手,生腌類就有十幾種,魚飯就有三十多種。
將姜、蔥、蒜、鹽、芫荽、魚露、辣椒、味精、醬油、香油等調(diào)料,按照比例做成腌料,再把洗干凈的蝦、蟹、生蠔泡入其中,生腌海鮮就有了“汕頭毒藥”之美譽。
生腌,能最大程度保留海產(chǎn)品最原始的風(fēng)味,而在汕頭,各種稀奇古怪的海鮮,首先帶給你的是視覺上的震撼。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 林貞標(biāo):
“汕頭海鮮里,這個算是海中人參,吃這個可以補血。”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 林貞標(biāo):
“我們當(dāng)?shù)氐耐猎捊旋埰盼r,在這兒是最貴的一個東西了,價格一斤要400多元。”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 林貞標(biāo):
“這個叫魔鬼魚,它其實很漂亮,尾巴上面有一根刺,它有一種神經(jīng)毒素,嚴重的時候是會致命的,只要把它那根刺拔了,其他地方吃著非常美妙。”
把魔鬼魚切塊,焯水。放入鍋里煸炒,加水大火收汁。出鍋時再放入紅辣椒和小蔥段,這就是紅燒魔鬼魚。
龍婆蝦,洗凈后切成大小適宜的塊狀,然后再裹上淀粉。油鍋燒熱,把龍婆蝦油炸到金黃色撈出。鍋里放入百合焯水,再加入龍婆蝦和高湯,收汁以后以百合打底,就是一道百合焗龍婆蝦。
汕頭海鮮的做法,可以原滋原味,非常簡單,也可以用高檔食材做出潮菜精品。
中國烹飪大師紀瑞喜,收藏魚膠有四十多年了。魚膠又叫花膠,其實就是魚鰾,歷來被潮汕人看作海味四寶之一,既是藥材也是精致的食材。
紀瑞喜說,好的魚膠個頭較大,成年時間長,外形完美,顏色漂亮。
而像這些海參,比我們常見的個頭也要大出許多。
泡發(fā)好的豬婆參,切成大塊。油鍋燒熱之后,將豬婆參在油鍋里不斷地用熱油澆透,等到表皮焦黃之后擺在盤中,用醬汁澆在上面,這就是脆皮海參。
把黃魚膠事先泡發(fā)好,一次切成段,下鍋焯水,撈出后再加入各種調(diào)料,涼拌黃魚膠就做好了。
加入黑松露拌勻,就是一道黑松露魚膠。
在潮汕,其實并不盛產(chǎn)牛,但是汕頭人卻能將一頭牛吃得非常精細。
接近傍晚時分,這里的街邊正在進行牛肉的各種精細切割。師傅們個個暗藏絕技,大塊牛肉在他們的手起刀落之間,飛快地被片成薄片。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林貞標(biāo)說,看汕頭人如何吃掉一頭牛,還有一個絕技即將登場。
廣東省汕頭市潮菜研究會副會長 林貞標(biāo):
“(潮汕手工)牛肉丸,又嫩、又脆,打在地上能彈起來。現(xiàn)在手工打制丸越來越少,這個是一個技術(shù)活,也是一個體力活,兩個錘子8、9斤重,那么這里面還有一個技巧,左右手的力道有點不一樣,左錘或右錘重量還有點差別。”
吃的時候,將牛肉丸下鍋煮沸,這時的牛肉丸彈性十足。
而當(dāng)天宰殺,即時配送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的整頭牛,都會被消耗干凈,毫無浪費。牛肉師傅站在肉臺砧板前手起刀落,鮮紅的肉和雪白的油花緊密地點點分布如大理石花紋般,一疊疊分切好的牛肉新鮮“出爐”。
鍋起,水開,下肉,三起三涮,顫悠悠的小鮮肉,就已經(jīng)越過舌尖,滑過喉嚨,滿足得已無需多余的語言表達形容。
潮汕人喜歡以茶會友,無論你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熱鬧的菜市場、街邊小店,你隨時都會看到功夫茶的身影。
茶煮好后,拿起茶壺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嘗了。
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樣,足以看到潮汕人嗜茶如命,茶與米的不可分了。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