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是洛陽老城一處極熱鬧的所在,這條街,“洛陽水席”的名牌隨處可見,那這么多家該吃哪個呢?
美食愛好者 王樹偉:
“我們今天找的這一家,就是我們洛陽的司馬水席,(這家)做的水席非常有特點。”
洛陽水席24道,8涼16熱,除了燕菜、海參、還有甜湯、扣碗、奶湯肥腸等等,有酸辣、有香辣,湯湯水水不斷,可謂道道有講究。雖然食材看似簡單,卻極其考驗廚師的功夫。
洛陽水席里邊兩道重頭菜,就是“牡丹燕菜”和“洛陽海參”。
傳說在武則天時期,民間上供了一根預(yù)示祥瑞的大白蘿卜,御廚們把它切成絲、拌粉清蒸,配以鮮味湯汁,武則天吃后,贊不絕口,因為這道菜外觀酷似燕窩,就賜名為“燕菜”,成了洛陽水席的頭道名菜。1973年,這道菜還曾經(jīng)被周總理稱之為“牡丹燕菜”。
美食愛好者 王樹偉:
“里邊是有胡椒和醋,大辣大酸,所以吃起來會特別爽口,特別在大夏天逛夜市,然后吃一碗這個,渾身很通暢的感覺。”
美食愛好者 王樹偉:
“這個吃到嘴里邊,軟軟的糯糯的,咬起來還有一點粉條的筋道勁兒,必須要選那種很好的紅薯粉條。”
王樹偉說,在洛陽還有個名字,叫“假海參”,“假海參”的主材是粉條,可粉條又怎能做出海參的樣子呢?
在后廚,年輕的大廚正在做“牡丹燕菜”。蘿卜絲靠得是刀功,切得是又勻又細,而切完的蘿卜絲要反復(fù)地用水淘洗,直到把蘿卜氣給淘掉。
原來燕菜吃不出蘿卜味的原因在這兒呢。當(dāng)然,這還不算完,淘好晾干的蘿卜絲要用綠豆干粉拌勻,然后上鍋蒸,10幾分鐘后,晶瑩剔透的蘿卜絲就可以出鍋備用了。
而店主說,燕菜好不好吃,關(guān)鍵都在湯上。他家的湯都是一早用豬棒骨和雞架大火熬煮出來的。
先用水把火腿筍絲等配料焯好,裝盤備用,鋪上蛋餅絲,再用熬好的高湯,加入胡椒粉、醋,就可以裝盤上桌了。
比較之下,海參做起來可麻煩多了。先是紅薯粉略煮一下,在還有硬芯的時候就撈出來剁碎,海參身上的刺就是這粉條的樣子了。粉條加上木耳、肉沫等配料用面粉拌成糊狀,就可以擠海參了。
可年輕的大師傅實在不熟練,擠出來的海參不太像,司馬店主說,這擠海參的絕活,只能請他們家老爺子出馬。老爺子做水席做了六十年,擠海參的活完全憑經(jīng)驗和手感。
老爺子說,當(dāng)年他練“擠海參”用了大半年,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很少在這上面下功夫了,有的店都是用刀切出來的,更沒有了海參的感覺。
假海參擠好后,也是上鍋蒸,要半個多小時后才算蒸好。同樣,放入骨湯和胡椒、醋,又一道水席大菜就算做成了。
大酸大辣的燕菜和海參在“水席”頭兩道上來,可以刺激食欲,胃口大開。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