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海外留學后歸國就業(yè)人才,曾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詞。10多年前在人才市場,海歸人才招聘會都設在貴賓室。
而今情況大變,海歸不再那么搶手,甚至有知名企業(yè)HR(人力資源經理)放言:
“現(xiàn)在海歸研究生還不如985高校本科生!海歸貶值了!
“海歸”到底怎么了?
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都市快報記者隨機采訪了杭州50位海歸:
起薪6000元以下,28%,最低的只有3500元
起薪6000-8000元,占40%
采訪十家大公司:
一家全國知名的房地產公司浙江分公司:
國內高校畢業(yè)生和海外歸國留學生的起薪一致,本科6000元,研究生7000元。
一家知名醫(yī)藥公司:
國內院校研究生的起薪是6000元,同等學歷的留學生要高出500-1000元。
一家國有金融公司浙江部:
國內高校畢業(yè)生和海外歸國留學生的起薪一致,基本招聘研究生,起薪10000元左右。
一家國有銀行浙江省分行:
銀行的起薪在6000元左右,第二年會比第一年有較大比例增幅。
一家韓國服飾公司的浙江分部:
所有應屆生起薪6500元,不分學歷,不分是否有留學背景。
一家杭州本土的互聯(lián)網公司:
國內院校應屆畢業(yè)生起薪6000元,應屆海歸留學生6500元。
一家杭州本土的影視公司:
國內院校應屆畢業(yè)生和海外歸國留學生的起薪基本一致,稅前5000-6000元。
一家知名保險公司的華東分部:
國內普通高校畢業(yè)生的起薪是6000-8000元,985、211高校畢業(yè)生起薪是6500-8500元,海歸留學生的起薪也是6500-8500元。
一家工程公司的杭州分公司:
國內高校畢業(yè)生和海外歸國留學生的起薪差不多,稅前7000元,稅后6000元。
與這份尷尬的薪水相對應的,是出國留學的巨大家庭投入:
到國外留學,學費加上生活費,一年花費二三十萬元人民幣,基本是起步價,而且費用一年比一年高。
可以看出
在這些大公司眼里
海歸相對于國內畢業(yè)生
薪資優(yōu)勢并不明顯
那么
花幾百萬元出去留學
幾年之后回國就業(yè)
——這幾百萬花得到底值不值?
記者 嚴嘉俊 攝
01
一位杭州普通家庭女孩的海歸經歷
重點高中畢業(yè)后去澳洲留學,為湊學費家里賣掉唯一一套住房;6年后回國,用人單位最低只開出2000元底薪
下午1點半,頂著烈日,26歲的小林出發(fā)拜訪客戶。高溫把她的臉烘得通紅,一身藕粉色連衣裙下,顯得有些狼狽。小林自嘲道:“搬磚的一天開始了!”所謂“搬磚”,是網絡上對比較辛苦工作的一種玩笑的說法。
6年前,小林不會想到自己會“搬磚”。
那一年,家里人開了一次家庭會議,一家子歡樂地決定——高中畢業(yè)后送她出國留學。從那天起,小林腦海里,自己的未來應該是腳踩高跟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或者是高檔寫字樓里拿著高薪備受追捧的業(yè)務骨干。小林的家人,也曾經這么以為。
為了避開高考選擇留學
盲目選擇金融專業(yè)
小林的父母都是生意人,由于生意難做,家境不算富裕。當時,小林在杭州一所重點高中讀書,成績中等。父母的想法是,與其讓她考一個普通的國內大學,還不如跟著留學大潮去國外闖一闖。對于學得焦頭爛額的小林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避開高考的好機會。
當時,小林和父母有一個共識:國家發(fā)展迅速,對金融方面人才需求一定會比較高。“金融那幾年特別熱,聽起來就像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的專業(yè)。此外,我當時對這個專業(yè)并不是很了解!
最終,小林趕上了金融專業(yè)的熱潮,成功申請了澳洲莫納什大學。
父母做了一個大膽決定
賣掉家里唯一的房子
去澳洲讀書,要求銀行卡上要有60萬存款,并且這筆錢要被凍結半年,再加上每年30萬的開銷,在當時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
為了湊出小林留學的錢,小林的父母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賣掉家里唯一的房子!
那段時間,和親戚們吃飯聊天,大家對賣房子的意見不一。大姨一家覺得,原本親戚都住在附近,相互有個照應,而且賣房、買房都是大事,太折騰;舅舅和其他大部分親戚則支持小林父母的決定,賣房能迅速變現(xiàn),減輕供小林讀書的壓力,再買一套房,說不定也是不錯的投資。
小林說,可能家里大多是生意人的關系,在錢方面特別有魄力,換作許多家庭,賣房湊錢讀書實在太瘋狂了。
小林的父母很快把老房子賣掉,150多萬元的賣房款里,120萬元留給小林做留學基金,剩下的30多萬元加上家里原來的積蓄用作首付,買了一套180多萬的新房。
“父母很少和我聊錢的事情,我也沒有問過他們當時賣掉房子經歷了怎樣的糾結,但家里的老房子被賣掉,我心里五味雜陳,默默地告訴自己,不要辜負他們的這份辛苦。”回憶起家里賣房供自己讀書的這件事,至今小林的心情都是復雜的。
一方面,心疼年邁的父母又要扛起房貸的壓力,一方面,看著杭州不斷上漲的房價慶幸,還好又買了一套新房,或許沒有虧。小林查看售房網站,自家現(xiàn)在的房子估價已經400萬以上了。
一個失誤多讀2年研究生
意味著多花60萬
小林原計劃在澳洲待3-4年,讀預科和本科,之后就回國工作。
她想象中的留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就像留學機構自制的手冊配圖里描繪的那樣——美麗的校園,溫馨的住宿,大氣的圖書室,還有隔三差五的旅行、派對……事實上,背井離鄉(xiāng)的生活是孤獨的。
進入本科學校后,小林發(fā)現(xiàn),自己所在的專業(yè)中國人相對比較多,大約占了十分之一。她大一時最好的朋友,就來自溫州。
“后來,眼看著要畢業(yè)了,發(fā)生了一件事,讓我不得不繼續(xù)讀研究生,多待了兩年!毙×终f道。原來,即將進入大三那年,小林被學校勸退了。她感嘆:實在太冤了!
那一學期,她有一門掛科了,左等右等都沒等來補考通知,后來直接就收到一張勸退通知單。等她找到學校才知道,原本掛一門課不算很嚴重的事情,但是學校寄了一份通知,請掛科的同學參加聽證會,陳述自己掛科的原因。陰錯陽差,室友把這份通知放在了不起眼的一角,導致她錯失了參加聽證會的機會。學校認為,小林態(tài)度有問題,想要勸退她。
得知要被勸退后,小林傻眼了,她第一時間在心里算了本賬:每年學費約18萬元,房租約6萬元,生活費約6萬元,每年花費30萬元人民幣,父母已經砸下近百萬,如果被勸退,意味著前面的錢都白費了。“出國之后,好像我對錢的概念變強了,時時刻刻在算一筆留學賬。”
經過多方打聽,小林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只要轉學去了金融專業(yè)稍微差一點的大學,還是能拿到畢業(yè)證。“那是唯一止損的辦法,轉同專業(yè)能保留之前的學分。我和爸媽商量,既然轉去稍差的學校,為了讓留學的含金量更高,只有再讀2年研究生了!
小林在澳洲參加的研究生畢業(yè)典禮。受訪者供圖
小林說,人的能力都是在絕境里逼出來的,當時的自己連哭的時間都沒有,只能絞盡腦汁地尋找辦法。父母把我送出國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能力,在國外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回國后面試遭“碾軋”
最低底薪2000元
“一回國,我就想工作,等不及了!”小林坦言,2016年底回國,剛開始找工作的焦慮感無時無刻不在。
小林投了六份簡歷,每一次面試都是一次“碾軋”。
有一場面試,對方不客氣地說:“我們收到的簡歷里有留學背景的很多,除此之外,你有什么優(yōu)勢?”
另一場,面試官皺著眉頭:“你26歲還沒有過任何工作經驗嗎?”
還有一場,對方宣布:“我們的底薪不高,2000塊錢,其余靠業(yè)績提成!
……
無工作經驗,2000塊底薪,再對比周圍留在國內的同學們,小林也忍不住問自己:這些年國外讀書到底有什么用?
留學的背景優(yōu)勢已經很小
小林和杭州一位大型企業(yè)里的前輩聊天,這位前輩告訴她:“現(xiàn)在的留學生就像以前的研究生,或者是再之前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以我們公司來說,留學生背景的優(yōu)勢其實很小。除了英語優(yōu)勢外,其他就沒有了。但是,英語好這一點,985、211的大學生同樣能做到。”
前輩的實話,又是一次碾軋。小林說,的確,競爭力永遠屬于少部分人,我們的父輩們,讀大學不容易,所以那時候大學生特別受優(yōu)待;后來,大學生越來越多,研究生成了稀缺,不愁找工作;后來,優(yōu)秀人才去國外進修,回來成為各行業(yè)的精英,F(xiàn)在,把孩子送出國的家庭太多了,甚至提前到了中學,留學生的整體含金量也在下降。
幾乎每一家面試單位都會問她同一個問題——你為什么回國?小林對這個問題有點反感:“并不是說,國外混不下去了,所以我就回國了。回國,僅僅是個人的決定而已,沒有那么多值得說的理由。就是想回來賺錢了,但是面試時總不能這么說!”
小林身邊一起出國的幾位朋友,大多選擇了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避開了回國后低薪酬、找不好工作的心理落差,也更適合經濟條件尚且不錯的大部分留學生。
“我有個朋友在澳洲學美發(fā),相當于去讀了個澳洲的技校,完全是為了鍍金。當然,回國也找不到工作,總不可能去發(fā)廊做理發(fā)師吧?”小林苦笑道。
擺正自己的姿態(tài)
扎扎實實做出來
今年初,小林在父母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家國企,每個月工資拿到手5000元。單位的老員工告訴她,公司里留學生起薪比國內研究生高1000元,比國內本科生高2000元,差距也僅僅是這樣了。進公司之后,后面的升值與否,就靠每一個打拼了。
小林算了一筆賬:1年的留學準備花了近10萬元人民幣,6年澳洲生活花費大約180萬元人民幣。依照目前的工資水平,賺回這筆錢難度不小。但是,小林依然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10年賺回這近200萬。
“夢想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小林笑著,轉身走進了客戶所在的寫字樓里。
杭州延安路,很多建筑外立面上有雅思托福考試培訓機構的廣告。記者 嚴嘉俊 攝
02
英國留學男生小丁口述:
為了送我出國,家人過得很辛苦
我今年26歲,去年從英國排名前十的一所大學碩士畢業(yè),專業(yè)是文化與傳媒,F(xiàn)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新媒體工作,去年年底入職,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這兩天剛與別人合租了一套房,租金每月2150元,花掉了收入的三分之一。
這個收入,要說符合期待,肯定不是真話。畢竟家里為了送我出國,過得很辛苦。大一開學前要打一份收入證明,需要存款上百萬,家里沒有這么多錢,爸媽先找?guī)孜挥H朋好友,借來20萬。又找銀行貸款了30多萬,這才開出收入證明,送我出了國。
每年10月,就是家里最緊張的時候,因為要交學費。大一時學費還低的,一年11萬元人民幣。到了大二大三,就要十三四萬元了。生活費不是全年一起給的,爸媽按季度匯款來,房租也是按季度在交。
為了找到便宜些的房子,我換過好幾個地方。一開始住學校,房租每月4600元。后來在外租房,每月4000多元,還是嫌貴,最后找到一間,每月3800元。
英國大學的學制和國內大學不一樣,研究生加本科,一共五年。到研究生畢業(yè),一共花了100萬元左右。
手頭緊,有時連朋友邀約出去玩,也要心底算一算。遇到朋友邀約假期去旅行,或者購物季采購的,直接回拒?吹缴磉吪笥训谝荒昃唾I車出去瀟灑,還是挺有心理差距的。
快畢業(yè)了,也想留在英國,但政策不斷變化,越來越苛刻。有個同一年出國的表哥,在牛津大學學IT,他也留不下來。
03
家長胡女士口述:
60平米的學區(qū)房,就是女兒的留學資金
我和老公都在醫(yī)院工作,對孩子的教育規(guī)劃還算早,買了學區(qū)房。每天走路上學,十來分鐘就到了。初中女兒進入杭州十三中,成績不錯。要讀高中時,我受環(huán)境影響,有了個大膽的想法——讓女兒上國際高中,將來出國讀書。
身邊太多人出國了。我單位里的主任,女兒高中就出去了,在美國學得不錯;朋友的兒子在英國,也過得挺好;可是姐姐的兒子考上一所國內211高校,常在宿舍打游戲……國內和國外的教育體制確實不一樣,國內嚴了十幾年,進了大學,很多孩子一下就放松了;國外是寬進嚴出,不好好努力,想從大學畢業(yè)真難。
為了準備出國,家里細算過賬。每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大約25萬元,去掉開銷,基本存不下太多錢。女兒準備去英國讀書,一年花費要三四十萬,家里現(xiàn)有的存款也就五六十萬,去的第一年就捉襟見肘。
不過,好在還有一套學區(qū)房。這套房子60平米左右,按市價每平方米5萬元計算,大約300萬元。該夠女兒讀上幾年了,就算加上讀研,也還寬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