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5月14日袁世凱練成北洋新軍 |
湖北陸軍將弁合影。前排右起第三人是第二十一混成協(xié)統(tǒng)領(lǐng)黎元洪。湖北新軍創(chuàng)始于1896年,至本年已練成步、馬、炮、工程、輜重各兵種1.7萬人。1905年5月,北洋六鎮(zhèn)新軍全部練成,共計兵額近7萬人。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派長蘆鹽運使胡橘芬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聘德國人為教官,有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12月8日,榮祿決定改派袁世凱到小站督練新建陸軍。袁世凱接任后,將“定武軍”進行擴編,加募步隊2000人、馬隊250人,湊足7000人;并陸續(xù)加聘德國譯員至10余人。這支新軍完全按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用新式武器裝備,擁有步、騎、炮、工程、輜重等兵種;各級軍官大多由武備學堂畢業(yè)生充任;對新兵的招募,按照西方國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齡、體格及識字程度等規(guī)定。鎮(zhèn)壓義和團時,新軍擴充到1.7萬人。1903年袁世凱任練兵處會辦大臣,新軍大加擴充。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后,袁世凱建議在全國成立新軍36鎮(zhèn)。他先將北洋“左”、“右”兩鎮(zhèn)募足兵員,正式成立北洋軍第一鎮(zhèn)、第二鎮(zhèn),派王英楷、吳長純分任統(tǒng)制,隨后又將巡警營擴編為第三鎮(zhèn),派段祺瑞統(tǒng)制。又將原來的武衛(wèi)右軍、南洋自強軍編成北洋第四鎮(zhèn)、第五鎮(zhèn),派王士珍、吳長純分任統(tǒng)制。5月14日,“京旗常備軍”也擴編成鎮(zhèn),以鳳山為統(tǒng)制。至此,北洋新軍六鎮(zhèn)練成。 |
1360年5月14日西奧多一世逝世,教皇 |
1643年5月14日法王路易十三去世,其子路易十四登基 |
1811年5月14日巴拉圭宣布脫離西班牙獨立。 |
1876年5月14日著名畫家陳半丁出生 |
1900年5月14日第二屆奧運會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 |
1900年5月14日中國革命家蔡暢誕辰 |
1905年5月14日袁世凱練成北洋新軍 |
1911年5月14日長沙萬人集會掀起保路運動 |
1918年5月14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誕辰 |
1926年5月14日“諾加”號飛艇飛行5400千米,完成了飛艇首次橫越北極的飛行 |
1937年5月14日東北軍被整編 |
1937年5月14日蘇區(qū)代表會議結(jié)束 |
1943年5月14日龐炳勛、孫殿英率部投日。 |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宣布成立。 |
1953年5月14日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 |
1955年5月14日華沙條約組織建立 |
1957年5月14日中央發(fā)出《關(guān)于報導當前黨外人士對黨政各方面工作的批評的指示》 |
1964年5月14日阿斯旺水壩二期工程動工 |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逝世 |
1973年5月14日美國第一個空間站“太空實驗室”升空。 |
1984年5月14日中國女子羽毛球隊首獲尤伯杯 |
1984年5月14日著名醫(yī)學家醫(yī)學教育家黃家駟逝世 |
1985年5月14日翁美玲自殺身亡 |
1986年5月14日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真相被揭露。 |
1987年5月14日斐濟發(fā)生政變 |
1988年5月14日莊希泉逝世 |
1990年5月14日法國發(fā)生卡龐特拉事件 |
1991年5月14日江青自殺身亡。 |
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元帥逝世。 |
1994年5月14日紀念焦裕祿逝世30周年大會舉行 |
2000年5月14日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病逝 |
2004年5月14日胡錦濤赴吉林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