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長沙警事 長沙 鐘山說事 長沙火車站 長沙訂票 長沙旅游 長沙電話
民國初年提倡尊孔讀經(jīng)的社團。辛亥革命后,清朝的遺老、封建文人等相繼組織了“孔道會”、“孔社”、“尊孔會”、“孔圣會”等尊孔復古團體。1912年10月7日,康有為授意其學生陳煥章等在上海成立。它以“昌明孔教,救濟社會”為宗旨,實則是反對革命,力圖復辟清室。11月在上海設立總會事務所,后經(jīng)袁世凱政府批準,在全國各地設立分會。次年2月,發(fā)行《孔教會雜志》作為機關刊物。9月27日在山東曲阜召開第一次全國孔教大會,舉行大規(guī)模祭孔活動。11月推康有為任總會會長,張勛任名譽會長,陳煥章為主任干事,總會遷至北京。其主要成員是滿清遺老遺少,還有一些鼓吹在中國實行帝制的外國人,發(fā)美國的李佳白、日本的有賀長雄、英國的莊士敦、德國的衛(wèi)禮賢等。此會曾策動大規(guī)模請愿活動,要求定孔教為國教。1917年張勛擁溥儀復辟前后,更是活躍一時。改《北京時報》為《經(jīng)世報》,作為此會機關報。“五四運動”期間,此會受到進步人士的猛烈抨擊。1920年后制定《孔教會教規(guī)》,曾募捐籌建北京孔教大學。此會先后投靠皖系軍閥段祺瑞、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及國民黨蔣介石等。1937年9月,曲阜的孔教總會被國民黨政府改名為“孔學總會”,成為文化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