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述》卷一百二十四 子部三十四
《雅述》·二卷(陜西巡撫采進本)
明王廷相撰。廷相有《慎言》,已著錄。慎言雖多偏執(zhí),猶不大悖於圣賢,此書則頗多乖戾。自序謂宋儒才情有限,沾帶泥苴,使人不得清澄宣朗,以睹孔門之景。余於讀書之暇,時置一論,求合道真。積久成卷,分為上下二篇,名曰《雅述》。謂述其中正經(jīng)常,足以治世者云爾。今觀其書,標舉中庸修道之謂教為本,而多斥枯禪寂坐之非,未為無見;而過於擺落前人,未免轉(zhuǎn)成臆斷。如謂人性有善有惡,儒者不計與孔子言性背馳與否,而曰孟子言性善,是棄仲尼而尊孟子矣,況孟子亦自有言不善之性者,何獨以性善為名云云,是其所見與告子殆無以異。又謂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此非圣人語,然則圣人之動,亦皆欲而非天耶?是又不以情言欲,直以私言欲,無怪其并性善而疑之矣。至謂雷搏擊成聲乃物之所為,但非人間可得而見,尤涉於小說家神怪之言。廷相以詩名一時,而持論偏駁乃爾。蓋宏正以前之學者惟以篤實為宗,至正、嘉之間,乃始師心求異。然求異之初,其弊已至於如此,是不待隆、萬之后始知其決裂四出矣。
卷一百二十四 子部三十四
○雜家類存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