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通韻》卷四十二 經(jīng)部四十二
《古今通韻》·十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有《仲氏易》,已著錄。是書為排斥顧炎武《音學(xué)五書》而作。創(chuàng)為五部、三聲、兩界、兩合之說。五部者,《東》、《冬》、《江》、《陽》、《庚》、《青》、《蒸》為一部!吨А贰ⅰ段ⅰ、《齊》、《佳》、《灰》為一部!遏~》、《虞》、《歌》、《麻》、《蕭》、《肴》、《豪》、《尤》為一部!墩妗、《文》、《元》、《寒》、《刪》、《先》為一部!肚帧、《覃》、《鹽》、《咸》為一部。三聲者,平、上、去三聲相通,而不與入通。其與入通者謂之葉。兩界者,以有入聲之《東》、《冬》、《江》、《陽》、《庚》、《青》、《蒸》、《真》、《文》、《元》、《寒》、《刪》、《先》、《侵》、《覃》、《鹽》、《咸》十七韻為一部,無入聲之《支》、《微》、《齊》、《佳》、《灰》、《魚》、《虞》、《歌》、《麻》、《蕭》、《肴》、《豪》、《尤》十三韻為一部,兩不相通。其相通者謂之葉。兩合者,以無入十三韻之去聲與有入十七韻之入聲通用,而不與平、上通。其與平、上通者謂之葉。案奇齡論例,既云所列五部,分配五音,雖欲增一減一而有所不可。乃又分為兩界,則五音之例亂矣。既分兩界,又以無入十三韻之去聲與有入十七韻之入聲同用,則兩界之例又亂矣。至三聲之例,本云平、上、去通而不與入通。而兩合之例,又云去入通而不與平、上通,則三聲、兩合不又自相亂乎?蓋其病在不以古音求古音,而執(zhí)今韻部分以求古音。又不知古人之音亦隨世變,而一概比而合之。故徵引愈博,異同愈出,不得不多設(shè)條例以該之。迨至條例彌多,矛盾彌甚,遂不得不遁辭自解,而葉之一說生矣。皆逞博好勝之念,牽率以至於是也。然其援據(jù)浩博,頗有足資考證者,存?zhèn)湟患抑畬W(xué),亦無不可,故已黜而終存之焉。
卷四十二 經(jīng)部四十二
○小學(xué)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