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shí)!
卷五十一 史部七
《五代史闕文》卷五十一 史部七
《五代史闕文》·一卷(浙江巡撫采進(jìn)本)
宋王禹偁撰。禹偁字元之,鉅野人,太平興國八年進(jìn)士,官至知黃州,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前有《自序》,不著年月?紩小爸苁雷谇彩怪I王峻”一條,自注云:使即故商州團(tuán)練使羅守素也,嘗與臣言以下事跡。是在由左司諫謫商州團(tuán)練副使以后,其結(jié)銜稱翰林學(xué)士,則作於真宗之初。是時薛居正等《五代史》已成,疑作此以補(bǔ)其闕。然居正等書凡一百五十卷,而《序》稱臣讀《五代史》總?cè)倭,則似非指居正等所修也。晁公武《讀書志》曰:凡十七事。此本《梁史》三事、《后唐史》七事、《晉史》一事,漢史二事、《周史》四事,與晁氏所記合。蓋猶舊本。王士禎《香祖筆記》曰:王元之《五代史闕文》僅一卷,而辨正精嚴(yán),足正史官之謬。如辨“司空圖清真大節(jié)”一段,尤萬古公論,所系非眇小也。如敘“莊宗三矢告廟”一段,文字淋漓慷慨,足為武皇父子寫生。歐陽《五代史·伶官傳》全用之,遂成絕調(diào)。惟以張全義為亂世賊臣,深合《春秋》之義。而歐陽不取,於《全義傳》略無貶詞。蓋即舊史以成文耳。終當(dāng)以元之為定論也云云。其推挹頗深。今考《五代史》,於朱全昱、張承業(yè)、王淑妃、許王從益、周世宗符皇后諸條,亦多采此書。而《新唐書·司空圖傳》即全據(jù)禹偁之說。則雖篇帙寥寥,當(dāng)時固以信史視之矣。
卷五十一 史部七
○雜史類
《雜史》之目,肇於《隋書》。蓋載籍既繁,難於條析。義取乎兼包眾體,宏括殊名。故王嘉《拾遺記》、《汲,嵳Z》得與《魏尚書》、《梁實(shí)錄》并列,不為嫌也。然既系史名,事殊小說。著書有體,焉可無分。今仍用舊文,立此一類。凡所著錄,則務(wù)示別裁。大抵取其事系廟堂,語關(guān)軍國;虻咭皇轮寄且淮;或但述一時之見聞,只一家之私記。要期遺文舊事,足以存掌故,資考證,備讀史者之參稽云爾。若夫語神怪,供詼啁,里巷瑣言,稗官所述,則別有雜家、小說家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