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10點24分,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的男士夾著一把雨傘,匆匆來到了鎮(zhèn)江市江大附院內科樓住院結賬處,開口要為一名兒科患兒繳納住院費。本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卻因收費員的一個問題,牽出了一個暖心的故事。 “孩子已經出院了,帳還沒結,你是她什么人?” “我是本院兒科醫(yī)生! “怎么你來給她結賬?” “孩子可憐,我來結吧! 下著暴雨, 專程跑來繳費的張醫(yī)生 “喂,是宣傳部嗎?我是住院收費結賬處,想跟你們報一個新聞線索,希望你們好好宣傳下兒科的張強醫(yī)生。” 據結賬處工作人員回憶,4月13日上午,外面正下著大雨,一位男子跑來結賬處,指名要給兒科患者鄒某某交住院費。 △監(jiān)控畫面 起初,工作人員以為是孩子家長,正常開始操作,但進入系統(tǒng)后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出院,但費用還沒有結算,便隨口問了一句:“你是孩子的什么人,怎么帳沒結就出院了?” 男子低聲回答:“我是兒科的,她住院費多少?”說著便掏出手機出示付款碼。 “你是兒科的?怎么你來給她交錢?” “這個孩子很可憐,家里困難,我給她結賬。” “哦,你是張醫(yī)生啊!” 工作人員瞬間想起,兩天前,兒科張強醫(yī)生打電話到結賬處,說有個患兒病情重,家長沒錢,先給她辦住院,別收押金。 盡管工作人員幾次提醒張強,這個費用不應由他個人來承擔,但他仍堅持幫患兒支付了一千多元的住院費用。臨走時,工作人員還不忘善意地“數(shù)落”他:“下次不要這樣啊,你的獎金夠你幫幾回。 睆垙娦πΡ汶x開了。 心里一直 記掛著這個小女孩 “真的不用宣傳我,就是一件很小的事! 當醫(yī)院宣傳部找到張強醫(yī)生時,他先是有些吃驚,接著就表示不用宣傳自己。 而我們希望通過這件他眼里“很小的事”,傳遞醫(yī)患間的正能量。 張強說,4月11日上午,他正好上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領著一位爺爺和患病的孫女進了診室,工作人員說,老人年紀大了,不了解就醫(yī)流程,就幫他找到了張強。 爺爺說,小女孩今年5歲,當天突然四肢癱軟,沒力氣。張強初診后認為孩子病情很重,對癥做了搶救處理后,隨即開了住院單,讓孩子趕緊住院治療。 住院需要交一部分押金,可老人掏遍全身,僅找到一張百元鈔票。據他介紹,小女孩生下來就有腦積水,智力發(fā)育遲緩,到現(xiàn)在都不會講話,父親和奶奶都有病在身,沒有勞動能力,平時全靠爺爺照顧,日子過得很是拮據。得知這個情況,張強立即電話住院結賬處,讓他們別收住院押金,先給辦理入院手續(xù),救孩子要緊。 4月13日,張強休息,但想著女孩的情況,他還是決定去醫(yī)院看看。“本來想去幫孩子交一點住院費,結果得知孩子已經出院,所以干脆就把帳結了。” 我是兒科醫(yī)生, 也是一名父親! 86年的張強是一名主治醫(yī)師,也是該院兒科的青年骨干。得知他默默做了一件好事,兒科主任盧紅艷說:“張強是個特別善良、特別會共情的醫(yī)生,所以他做好事我一點也不吃驚。在我們兒科醫(yī)生的眼里,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兒科大家庭也一定會伸出援手! △工作中的張強 因為做了一件他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打動了好多人,張強表現(xiàn)得很不好意思。他說,自己不僅是一名兒科醫(yī)生,還是個剛上崗一年多的父親,雙重身份讓他打心底里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