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夏季水果成熟采摘的時節(jié),傳統(tǒng)的水果采摘往往需要果農(nóng)徒手采摘。不過玉林市福綿區(qū)成均鎮(zhèn)萬福村的60后大叔陳升友研制出一臺“摘果神器”,讓采摘果子變得更輕松,不少好友點贊,紛紛稱他的摘果機為“摘果神器”。一說機器,不少人都會想到粗大、笨重等詞語。但陳升友的摘果機,卻外形小巧,看起來比較輕便。第一次見到這臺摘果機時,甚至有人會覺得“土”。它主要由一根伸縮桿、一個變速箱、兩把剪刀及長布袋構成,可摘荔枝、龍眼、沙田柚、沙糖桔等水果。采摘時,只需把摘果機的剪刀伸進果枝里面,按動開關即可。據(jù)了解,摘果機可摘5米高的果子,果農(nóng)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定制長度。“沒有這個布袋的話,摘下來的果子就很會直接掉到地下!标惿呀忉尩,機器剪斷果枝的時候,水果會順勢落入布袋中,能有效防止摔傷外皮。就是這么一臺簡單的機器,引來了廣東茂名和容縣等地的果農(nóng)前來參觀,并表示了訂購的意向!皠e看它簡單,它可是非常實用的! 今年5月底,陳升友還應廣東茂名朋友的邀請,帶著這臺摘果機前往荔枝園進行“試機”,結果比較成功。除布袋的設計還需稍作改造外,其他已臻于完善。“現(xiàn)在我正在申請專利!标惿颜f,目前已經(jīng)有玉林本地的企業(yè)家有意投資這款機器,有望在今年內(nèi)進行量產(chǎn)。陳升友開始研制摘果機,是在兩年前。有次,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某地一果農(nóng)因上樹摘果被摔傷的新聞,從此癡心于研制 “摘果機”。為研制摘果機,陳升友在他開的一家小飯店三樓的一間空房里面設了“工作室”,里面擺滿了磨機、電焊機、手提鉆等工具,還有長短不一的鐵片,這些工具,不少都是陳升友自己摸索著使用的。他說,由于時間零碎,平日里都是有空就弄一下,遇到難題就一邊干活一邊思考如何解決,有時晚上睡不著,想到了什么辦法,或是想到哪里要改造,還會半夜爬起來。為了不影響家人睡覺,還得輕手輕腳,有時一弄就弄到凌晨三、四點鐘。“自從研制這臺機器起,我的業(yè)余時間就全部耗在這臺機上。”陳升友說,有段時間,研制這臺機器所遇到的一個個困難,像爬山虎一樣細密地占據(jù)了他所有生活。”比如,在摘果機最主要的部件變速箱的設計上,就反反復復的改造了數(shù)次。“我查過,網(wǎng)上根本沒有這種機器,一切得自己想辦法!陳升友最初設計的剪刀是風車輪式的,由于速度控制不好,要么轉(zhuǎn)得很快,要么力度不夠。后來好不容易調(diào)好速度了,結果發(fā)現(xiàn),這種風車輪式的剪刀,很容易把果子打爛。后來他拿著摘果機到路邊一邊試剪一邊思考著如何改進。直到看到樹枝左右搖擺,才機靈一動,把風車輪式的剪刀改為普通剪刀的形狀,這樣速度比之前的風車輪快了不少,而且更“穩(wěn)、狠、準”。這一改動,讓摘果機的研制一下進入了“沖刺階段”,可以說,過了這關,這臺機器就基本是完成了。為驗證機器是否已經(jīng)可以派上用場,陳升友前前后后共跑了四、五次大容山去試摘八角!半m然每次跑的路途很遠,但每一次都有收獲。幾乎是每跑一次,就能完善機器一個地方!彼f, 最主要還是在變速箱上,變速箱調(diào)不好,中間的刀片轉(zhuǎn)動起來時快時慢。

直到今年3月份,歷盡艱辛之后,“摘果神器”終于基本完善。陳升友在申請專利時,工作人員還幫他的摘果機取名為“電動搖臂摘果機”。他說,這個機器只需三塊電池,就可連續(xù)使用四個小時,希望能早日量產(chǎn),讓自己這兩年的苦心能早日“變現(xiàn)”。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