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稱為 “中國最后一位女先生” 著名學者繆鉞曾稱贊她對詩詞的研究為 “王國維之后又一次新的開拓” 她一生命途多舛 是詩詞支撐她走過所有顛沛流離 年少喪母 她寫下八首哭母詩 中年喪女 她為女兒作詩十首閉門不出 她是加拿大皇家學會 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 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還是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 她一生致力于中華古典詩詞傳承 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捐出全部身家 她就是“詩詞的女兒” 中國詩詞大家葉嘉瑩 今天是葉嘉瑩98歲的生日 讓我們一起走近 葉嘉瑩先生的傳奇人生 1924年7月2日 葉嘉瑩出生于 北京察院胡同里的一個大戶人家 葉家是標準的書香門第 十歲前的葉嘉瑩 都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誦讀經(jīng)典 也由此開始了與詩歌的結緣 不過 平靜的生活很快被戰(zhàn)火毀滅 1937年7月7日 宛平城的烽煙不僅遮蔽了盧溝橋 也在全中國的上空籠罩了一層陰影 北平淪陷了 作家老舍曾寫出長篇小說《四世同堂》 來描述北平凄苦的日子 而葉嘉瑩則用詩人的視角 記錄下那個時代的景象 身處淪陷區(qū)第七年 一個冰冷刺骨的冬夜 葉嘉瑩冒著風雪回到察院胡同的家 飽含著悲憤之情 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盡夜狂風撼大城 悲笳哀角不堪聽 在詩的后兩句 葉嘉瑩留下了這樣的希望: 晴明半日寒仍勁 燈火深宵夜有情 如果不是因為抗戰(zhàn) 葉嘉瑩可能會成為一名醫(yī)生 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輔仁大學的國文系 除了自己對中華文化 那份發(fā)自內心的熱愛之外 選擇輔仁大學是因為它是教會大學 不受日偽控制 還有一批有風骨的老師在執(zhí)教 由于新婚的丈夫在國民政府的海軍部門工作 葉嘉瑩隨著他一同遷往了臺灣 葉嘉瑩一家抵達臺灣后 有一天 官兵突然帶走了她的丈夫 經(jīng)過詢問才得知丈夫被懷疑為共產(chǎn)黨的間諜 正當葉嘉瑩苦苦等待丈夫歸來的時候 警察把她也抓走了 所幸警察局研究過葉嘉瑩的自白 發(fā)現(xiàn)她是個只會作詩的普通教師 便將她放了出來 1949年的春天 葉嘉瑩走進了臺灣彰化女中的教室 為中學生教授古典文學課程 這位從北平遠道而來的老師 說著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普通話 葉嘉瑩在教學上 有著令人驚艷的獨到之處 陳洪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她對詩詞的一個總結就叫“興發(fā)感動”,這“興發(fā)感動”就表現(xiàn)在她課堂上講解詩詞,她實際上是再創(chuàng)造,所以這個魅力也是不得了。 葉嘉瑩也接受了哈佛大學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等 眾多高校的邀請 為歐美漢學研究者講解中華古典文學 如今已成為世界漢學權威的 馬漢茂、施吉瑞等著名學者 當年都曾是葉嘉瑩的學生 葉嘉瑩心中一直有一個遺憾 國外講課用的是英語 這令她不能淋漓盡致地 表達出中國詩詞的美感 她希望回到祖國 回到故鄉(xiāng) 可當時的中國大陸被西方各國孤立 進出的途徑也被嚴密封鎖 直到七十年代 轉機出現(xiàn)了 隨著加拿大同新中國達成了 簡化簽證、兩國通航等一系列共識 當時定居于加拿大的葉嘉瑩 得以借探親名義 飛回久違的故鄉(xiāng)——北京 重回闊別已久的自家老宅 葉嘉瑩的心中激動不已 她總覺得自己應該為國家做些什么 1978年的春天 葉嘉瑩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封信 表達了自己想要回國教書的愿望 申請很快得到了批準 隨后的數(shù)十年時間 葉嘉瑩每年假期都會回國輾轉各地講學 甚至不收取任何酬勞 雖然身上有著眾多的榮譽 但葉嘉瑩最喜歡的稱呼依舊是 “教師” 從1945年起 葉嘉瑩以一方講臺 傳授浩瀚的中國古典詩詞 作為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 時間最長、弟子最多 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裔女學者 她門下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不少人成了大師級的人物 與鎂光燈下的榮耀形成強烈反差的 是葉嘉瑩家中簡潔的環(huán)境 早在九十年代 葉嘉瑩就捐贈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 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活動基金 榮譽與金錢在葉嘉瑩看來 不過是身外之物 她說: “人的精神品格能夠提升, 提升以后, 他就有他自己內心的一份快樂。 他不會每天總是為 追求現(xiàn)實的那一點金錢之類的東西 而丟掉人生最寶貴的價值。“ 2018年6月3日 葉嘉瑩更是將自己的財產(chǎn)18570000元 捐贈給了南開大學 用于設立 支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迦陵基金” 葉嘉瑩曾說有一個心愿 她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 要把中國傳統(tǒng)的吟誦留給后人 她要盡自己的全部力量 讓中華詩詞的精髓永遠傳承下去 歲月從不敗美人 祝葉嘉瑩先生98歲生日快樂! 致敬!
綜合來源: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