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名曲江市民報料,
說他不久前購買了一輛二手轎車,
但沒想到在支付了車款,
車輛已經(jīng)過戶的情況下,
車商把車強行把車開走了。
今年6月份,
市民吳先生通過朋友介紹
認識了一名二手車商,
之后吳先生在他的車行挑選了一輛車,
當時雙方協(xié)商好價格為2.5萬元,
考慮到大家都是朋友,
這筆買賣也沒有簽訂合同。
吳先生
他經(jīng)常要我去他檔口坐,當時跟我講得很清楚,讓我相信放心,把身份證給他,這臺車馬上就過到我名下。因為我曾經(jīng)幫助過他,我就相信他了。
很快車也過戶到了他名下,
而他也把25000元現(xiàn)金交給了對方,
原本以為是一筆簡單的交易,
沒想到很快就出了問題。
吳先生
后面他又說這輛車維修過,讓我加點錢,我就不愿意了。有一天我去他的辦公室坐,我一下車他就搶我車鑰匙,把我的車開走了。
從7月份車子被車商強行開走后,
一個多月的時間里,
吳先生跟對方協(xié)商了多次,
甚至向警方報案,
但都無法拿回車輛,
吳先生懷疑遭遇了騙子的“圈套”。
吳先生
后面我才發(fā)覺這可能是一個圈套。我給了現(xiàn)金25000,沒有要收據(jù),我也去派出所多次,立不到案,也沒有答復。
聽完吳先生的遭遇,
可能大家都認為他遭到了騙局,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者隨即找到了涉事的車商,
沒想情有“大反轉(zhuǎn)”。
在曲江區(qū)環(huán)城大道旁的
一家二手車行里,
記者找到了二手車商陳先生,
讓我們意外的是,
那名自稱被騙的吳先生,
在他的眼里竟然是一名“騙子”。
陳先生告訴記者,
吳先生開始以換車為由先跟他套近乎,
等雙方混熟后,
陳先生在沒有簽合同的情況下
將車過戶給了他,
沒想到買主把車開走并玩起“失聯(lián)”,
而陳先生則沒收到一分錢。
車商 陳先生
打電話不接、發(fā)信息不回,他還咨詢律師怎么來騙這臺車。我完全是被他忽悠了,他開始一天打三五個電話,跑車行跑三五次,天天稱兄道弟,我就沒提防。
發(fā)現(xiàn)被騙了之后,
車商陳先生通過介紹人約吳先生見面,
打算拿回被騙走的汽車,
過程中雙方還發(fā)生了激烈的口角。
車商 陳先生
吳先生大約20分鐘就到了,我就說找他一天一夜了,打電話不接,然后他就想辦法溜走,我們就強行把車鑰匙拿下來了。
在查看車輛證件的時候,
記者發(fā)現(xiàn)吳先生和陳先生
都有車輛登記證書,
陳先生表示,買主那本證書
是吳先生自己從車管所補辦的,
這也證明了他有想強占車輛的意圖。
目前已經(jīng)向法院提請訴訟,
要求對方過戶車輛和賠償損失。
律師 林松武
車商跟購車人形成的是買賣合同關系,車商需要舉證證明車輛已經(jīng)過戶交付給了買家,這一塊車商有舉證的義務;作為買家則需要舉證證明已經(jīng)付款給車商,付款憑證、收據(jù)、轉(zhuǎn)賬憑證、證人證言、其他監(jiān)控視頻都可以作為證據(jù),最后要看誰的證據(jù)力度比較大,這種糾紛最終都是要由法院來進行裁判。
究竟是誰在騙誰,
相信法院一定會給出公平的判決。
我們也建議市民朋友,
交易的都應該要簽訂買賣合同,
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糾紛。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