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農(nóng)家書屋工程開始試點。這十多年來,各地的農(nóng)家書屋遍地開花、百花爭艷,成為傳播科學、文化、教育知識的重要渠道,為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 今天我們以永泰嵩口為例,看看這個“農(nóng)家書屋”是如何讓廣大村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他們的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充電站”?
2017年,永泰嵩口古鎮(zhèn)社區(qū)公益圖書館被評為全國示范農(nóng)家書屋,那它到底有怎么樣的魅力呢?
館長顏曉梅告訴記者,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fā)現(xiàn)這個村里孩子閱讀的資源非常匱乏,她意識到這對于孩子們未來的發(fā)展 以及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她萌生了在這里創(chuàng)辦一個公益圖書館的想法。
很快,顏館長的想法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當年文化部就對圖書館做了表彰,認為鄉(xiāng)村圖書館走出了一條良性循環(huán)的路子:由社會的公益人士倡導,政府支持還有社會共建。
每天早晨,退休的老同志和老人都會到這里來看報紙、下象棋,再拉拉家常。下午四點半孩子們放學后,也會來這里做作業(yè)、看書,開啟他們的第二課堂。
我是這個圖書館第一常客,幾乎每天都來,每天下午都來。
想借書的時候就可以來這邊借書,有的時候如果覺得寫作業(yè)的環(huán)境太吵,也可以來這邊寫作業(yè)。
經(jīng)常帶我女兒來這邊讀讀書,可以很輕松的。
顏館長告訴記者,他們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兒童繪本館,容納了1000多冊兒童繪本,小朋友們在這里閱讀的時候還可以席地而坐。
同時兒童繪本館配套了一個兒童閱讀空間,孩子們還給這個空間取了一個名字——月光書屋。在這個空間里,大家可以躺著看、坐著看、趴著看,就像在媽媽的懷里一樣自在。
每個周六的早晨,顏館長都會在圖書館里給孩子們做繪本閱讀,到了晚上還有電影沙龍。每個月圖書館都會請當?shù)氐睦先私o孩子們辦嵩口故事會。
在嵩口社區(qū)公益圖書館開館之前,這座擁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千年古鎮(zhèn),卻沒有一個公共文化交流場所。如今公益圖書館的建立,不僅守住了歷史建筑,守住了歷史文化,也守住了社區(qū)的溫暖和人文氣息。它點亮了眾多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生活,也成為了嵩口鎮(zhèn)對外交流的一張新名片。
其實要建一個圖書館是不難的,但是要讓它真正起到作用,能夠有活力有溫度,我覺得比較難。
顏館長說,圖書館所取得的“成績”,都要歸功于一個原則—— 堅 持 。圖書館開辦至今,她已經(jīng)有5個春節(jié)都沒有回家了。過年的時候有許多在外工作的人回來,她也想讓他們看看自己家鄉(xiāng)的變化。
顏館長反復強調,鄉(xiāng)村振興、文化振興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文化的振興,沒有教育的振興,村子就很難留得住人,也很難讓出去的人回來振興家鄉(xiāng)。這也是她當時為什么要創(chuàng)辦圖書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