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孩子按理說已經上學,而且可以無憂無慮在父母懷抱中成長,但是,上林縣的小智(化名)卻并沒能享受同齡孩子應得的一切。2月15日上午,小智(化名)姑父等親友帶著他找到記者,希望能解決他撫養(yǎng)和教育的問題。
姑父潘先生說,小智(化名)并非婚生子,他的父母在一起時,父親還沒離婚。小智(化名)出生后,父母不管教也不撫養(yǎng),1歲半就將他扔給了爺爺奶奶,靠親友幫扶生活。
去年,小智(化名)母親帶他在南寧生活了一個學期,很快又把他推回給了爺爺奶奶。如今老人已經八十多歲,照顧自己都成問題,帶孩子更是力不從心。
小智姑父 潘先生
前幾天婦聯(lián)有個有電話打過去,她(小智母親)說她不管了,她說有什么事你找你老爸。
潘先生說,多年來,小智的父親不肯接聽來自親友的電話,也不透露自己的住址。如今8歲的小智(化名)不僅沒有上學,還面臨生活的諸多困難,冷漠的親情傷透了孩子的心。
小智(化名)
(記者:還記得爸爸的樣子嗎?)不記得。(記者:想他嗎?)不想。(記者:最后一次見他是什么時候?)三年前。(記者:你愿不愿意跟他一起生活?或者如果跟媽媽生活呢?)也不愿意。
親友們這次帶小智(化名)來南寧,就是想找到他的父親黃先生。因為黃先生一直躲避,親友們只能以朋友請吃飯喝酒的名義,才把他引到朋友家,小智也才得以見到“消失”了3年的父親。但此時,父親對兒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讓小智趕緊去找媽媽。
小智父親 黃先生:你媽在哪里不懂嗎?(小智:搬家了。)搬家了?為什么搬了?(小智:為了不讓你知道。)
小智父親 黃先生:我什么能力都沒有,怎么養(yǎng)?
記者:這不是能力的問題,這個是責任的問題,不管有沒有能力,這是父母的責任。
小智姑父 潘先生
奶奶罵他(黃先生)畜生,養(yǎng)小孩出來這么大了,都沒照顧他一次,現(xiàn)在學也沒有去讀。他(黃先生)說你們丟給我,我等一下直接把他(小智)丟到馬路邊,就這樣這個態(tài)度。
黃先生表示沒有能力撫養(yǎng),要棄養(yǎng)兒子。律師表示,這是違反民法典甚至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行為。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廣西分所律師 阮莉云
孩子的父母對孩子都有法定的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無論孩子本身是婚生子女還是非婚生子女,小智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其他的親戚,他們是可以以小智的名義,向法院起訴,要求小智的父母支付撫養(yǎng)費。如果小智的父母有贍養(yǎng)的能力而拒不贍養(yǎng),且構成情節(jié)惡劣的,還可能被認為構成遺棄罪。
目前經過再三勸說,小智(化名)的父親勉強愿意撫養(yǎng)孩子。親戚們表示會一直跟小智(化名)聯(lián)系,如果出現(xiàn)失聯(lián)等意外情況,他們會馬上報警。后續(xù)情況記者也會一直關注。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