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建議WIFI網絡收看)
最近,在杭州,曾被授予“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的陳大哥遭遇難關,7歲的孩子患上白血病。一位李某主動上門幫他在輕松籌平臺籌款,在籌得一萬塊錢后,李某拿走了其中的八千多。在記者采訪時,李某表示拿走的錢屬于推廣費用,但不愿表露真實身份,現(xiàn)場還一度試圖逃走。
記者:站住。
針對此事,記者展開調查,并在網端直播中連線“輕松籌”官方客服,對方確認,李某是輕松籌平臺的籌款顧問。
客服:這個李某是我們的線下顧問。
新聞報道后,4月16日傍晚5點左右,輕松籌在微博發(fā)布道歉聲明,表示立刻開除李某,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平臺承諾,嚴禁其籌款顧問向用戶收取任何手續(xù)費及服務費。
17日我們發(fā)現(xiàn),打開輕松籌平臺,就會看到醒目提醒:請勿輕信中介的付費推廣。有錯就改,當然是好事,但是輕松籌的一紙聲明,并不能讓我們徹底輕松下來,因為還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在此,我們要八問輕松籌:
1、此類“籌款顧問”,在全國共有多少人?
2、“籌款顧問”工作職責是什么,平時如何開展工作?
3、“籌款顧問”行使職權過程中,平臺如何有效監(jiān)管?
4、4月10日晚16點25分,新聞當事人陳強有一筆提現(xiàn)失敗,具體是什么原因?
5、這次提現(xiàn)失敗后,次日李某即發(fā)來微信,言語之中表露,只有他才能幫到當事人。而我們的采訪結束后,這筆籌款又提現(xiàn)成功。這一系列變化,是李某個人操作還是平臺行為?
6、媒體此次披露的情況,李某是第一次還是第N次?
7、李某的同事、上級,對其行為是否知情?
8、采訪過程中,李某所說的“需要養(yǎng)這么多人”,是指什么人,是否和平臺有關?
針對以上問題,“輕松籌”的工作人員通過郵件進行了回復: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