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盲盒”,是商家將當天沒有售完的、或是臨期的食物打包成盲盒,然后再進行打折售賣的一種食物銷售模式。如今,在不少城市都受到了歡迎,一些福州的商家也加入了其中。 有的店員表示,他們推出盲盒,是為了環(huán)保,以往臨期產品會做報廢處理,這樣做能增加利用率,更節(jié)約環(huán)保,也有的店員表示,這其實也是一種銷售手段。 東西的話是隨機的,它這只是一種銷售的手段,跟店里賣得是一樣的東西。 比如說這個食品到今天晚上是過期的,那中午就會把它做成盲盒,你如果能吃完的話,那就比較劃算。 臨期的產品做惜食盲盒,就是為了環(huán)保,少浪費點東西。 記者在手機上搜索到了幾個銷售盲盒的小程序,可以看到,每天出售的盲盒數量有限,有些時候需要靠“搶”。 點開鏈接后看到有一些備注,比如說產品的到期日為取袋的當日,具體的款式和所含產品的數量,根據當日的實際情況來定。但是記者注意到有一些產品,并沒有寫具體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記者在趣小袋小程序上選擇了排列在第一位的面包店進行購買,在下單頁面,標有下單須知、取袋須知及取消規(guī)則,付款成功后,查看訂單,可以看到一個用于取袋的二維碼及截止倒計時。 隨后,記者在指定時間來到店里內,出示二維碼后便領取到了盲盒。該盲盒售價為15元,其中有五樣產品,一份預包裝的冰面包,保質期為一天,還有四份烤面包,未標注生產日期及保質期。 對此,店員表示,面包是當天現烤的,所以沒有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建議盡快食用。 對于這樣的食物銷售方式,許多福州市民表示能夠接受,愿意嘗試這樣的盲盒,不僅因為實惠、新穎,還能減少浪費,節(jié)約環(huán)保。但也有部分市民擔憂,其中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又不浪費食物,又可以買到低價的東西。 當天能吃完我就會買,如果吃不完,應該不會買這種。 《幫幫團》認為,“剩菜盲盒”的出現,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不失為一種雙贏的商業(yè)模式,但是,形式可以“盲”,品質不能盲。對于“剩菜盲盒”的探索,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