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餅、烤餅、卷餅、鍋盔、雞蛋灌餅……在武漢的街頭,趕路或者city walk的時候,經(jīng)常會被它們的香氣勾引,停下來買一個,排隊也甘心。特別是接下來的冬季里,站在街頭啃一個噴香的大餅,滿滿的幸福感。鐵桶改制的烤爐,配上一塊兩三尺長的案板,攤主一個人搞定,或兩人配合,一個人負(fù)責(zé)揉面、搟面和放餡兒,另一個則守在爐邊,完成烤制。香、薄、脆,兩塊抻長的面皮經(jīng)由烘烤,散發(fā)出獨特的麥香。讓老板在面皮上刷些秘制醬料,那味道絕對會引著你一口接一口地往下吃。梅干菜、牛肉、豬肉……等等餡料也不安分,有的躲在面皮下,有的已經(jīng)跑出面皮外,“耀武揚(yáng)威”的展示著自己的香味。

● 叫花子公安鍋盔 | 黃興路45號附4
● 正宗公安絕味鍋盔江漢區(qū) | 雪松路103號(潘駝背腰花粉旁邊
● 劉記荊州鍋盔 | 漢陽區(qū)鐘家村北城路菜場內(nèi)
● 一元路燒餅 | 一元路與中山大道的交匯處
這道在北方街頭巷尾再尋常不過的小吃,在武漢其實那么常見,驚喜的在硚口發(fā)現(xiàn)了這家小店,老板在做雞蛋灌餅。
阿姨和面搟皮,油亮的面團(tuán)經(jīng)由搟面杖,三兩下就在她手里聽話地變成一個圓。 抹上油,四面往中間像疊被子一樣折成小方塊,再搟成大大的長方形。
初始加工完畢,阿姨麻利的將餅皮攤在熱氣騰騰的鐵板上,看它慢慢鼓脹成一個方口袋。 等候的間隙,磕蛋、打蛋、撒蔥花,然后眼疾手快地用筷子輕輕挑出一個小口,灌進(jìn)調(diào)制好的蛋液。
它有著薄而勁道的餅皮,在燈光下微微透亮。外皮起酥香脆,內(nèi)里灌足了雞蛋,軟嫩多汁,做好后啃一口,那叫一個外焦里嫩,口齒流香。
狠狠咬上一大口,蔥花與雞蛋在唇齒間交織出美妙的樂章,醬汁咸香四溢,烤腸在咀嚼中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夾在其中的生菜,又提供了水靈靈的清爽。
看著面餅在攤主的巧手下逐漸鼓脹,再將蛋液緩緩注入的過程,那種勞動的美感真的很吸引人。● 福鼎瘦肉丸雞蛋灌餅 | 硚口路 營房后街36號興隆大廈附近
有的老板手藝純熟,面皮搟得又薄又有韌性。有的老板捏的面餅稍候,烤的時間略長一些,表皮酥脆內(nèi)里香甜。
一顆金黃的燒餅?zāi)迷谑稚,趁熱一口咬下,面香濃郁,酥脆宜人?o: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不同的燒餅攤有不同的煙火氣,相同的是唇齒突破層層酥脆面皮咯吱咯吱的咀嚼,是芝麻香味冷不丁觸碰口腔的快感,是來自煙火的溫柔和暖意,是一口來自人間的情意。小時候的早點攤,最常見的其實是這種油餅,韭菜豬肉餡的,放在平底鍋里油煎,油脂和面食碰撞在一起,激發(fā)出來的香味濃烈極了。
雙面煎好,白色面皮已經(jīng)染上了點點金黃。每一個油餅攤都有自己的“秘方”,有的加上了香蔥,使餅的香氣更加濃郁。
這種油餅,與油鍋里炸出來的不同,面餅?zāi)蠛煤,整個放入平底鍋里慢慢煎,香氣一點點的飄散出來。

把米磨成細(xì)粉炒熟,用開水和成米粉團(tuán),分成小劑,再制成薄米皮,包入用肉末、千張、粉條等炒成的餡料。
做好的雞冠餃?zhǔn)茄┌椎,帶著一個小小的鼓鼓的“肚子”,放進(jìn)油鍋炸成金黃色。趁出鍋時的熱度、搶著鍋邊的鑊氣,咬一口,才能淋漓盡致地吃出雞冠餃的鮮美與獨特。
所以,武漢最熱門的雞冠餃攤子經(jīng)常是排隊的,老板看到有人買才會不停的炸,因為雞冠餃趁熱吃,才能品嘗到那種香而不膩的味道。
● 絕味雞冠餃:漢水橋街道解放大道374-1號附近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