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檔案館中,收藏著一份形成于1939年7月11日的珍貴檔案——《中央關于深入群眾工作的決定》,其中總結了當時的群眾工作中存在“嚴重的幾種錯誤傾向”,首先提出的一點就是“脫離群眾,有根本不作或不知如何作群眾工作的”情況。 很快,這一《決定》中的精神下達到各個基層連隊,并慢慢深入人心。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群眾也以空前的熱忱和偉大的犧牲精神,堅定地與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 01
1943年的《解放日報》刊登了這樣一則報道,《延川高蘭英同黑玉祥競賽紡織》。報道中提到的兩個人是誰呢?這要從延安大生產運動說起。
1940年至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軍和國民黨軍的雙重封鎖,延安進入到了抗戰(zhàn)以來最為艱難的時期,邊區(qū)軍民幾乎無糧充饑,無衣御寒。為了解決困境,中國共產黨從人民的角度出發(fā),決定“休養(yǎng)民力”,毛澤東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解放區(qū)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
黑玉祥是大生產運動中,陜甘寧邊區(qū)的第一屆勞動英雄。當時,她的事跡廣為流傳。
受大生產運動的氛圍感召,延川縣張家河村的普通農婦高蘭英給勞動模范黑玉祥寫了一份挑戰(zhàn)書,字里行間仍然充滿著昂揚的斗志。
“女勞動英雄黑玉祥,聽說你是延川縣的女勞動模范,我有點不服氣,要和你競賽一下,你敢嗎?”
面對高蘭英的挑戰(zhàn),紡織能手黑玉祥寫了一封應戰(zhàn)書,同樣有著陜北人倔強直爽的風格。
“高蘭英,聽了你的挑戰(zhàn)信,我非常高興,你如果不服氣,就比試一下吧!薄拔业臈l件是:親手紡線40斤,織布60丈!
黑玉祥、高蘭英的這兩封信件,映射著那個熱火朝天的激情歲月。
到1943年底,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已度過最困難時期。從1944年起,華北、華中、華南敵后抗日軍民對日偽軍普遍開展局部反攻。
02
1944年12月,時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粟裕率領新四軍第一師主力渡江南下。
在蘇浙軍區(qū)的這段時間,粟裕和夫人楚青帶著孩子就住在長興縣的這座沈家大院中,前后三進五開間二層樓,粟裕住在大院第三進二樓西側,里間為臥室,外間為辦公室。
梁奕建
新四軍蘇浙軍區(qū)紀念館 原館長
那時候是一個春天,侯阿茍是個長工,笨手笨腳就要去縫這個被子。楚青同志看到后說,你一個大男人縫被子縫得好嗎?還是我們來給你縫吧!
將軍夫人為侯阿茍縫被子,只是人民軍隊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尋常體現(xiàn)。然而,對于受盡苦難的百姓而言,卻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這是一支人民自己的軍隊。
03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中,還有一支充滿勇氣與睿智的力量。
毛澤東在1947年5月30日寫的社論《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所指出的:“中國境內已有兩條戰(zhàn)線。蔣介石進犯軍和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爭,這是第一條戰(zhàn)線,F(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第二條戰(zhàn)線,這就是偉大的正義的學生運動和蔣介石反動政府之間的尖銳斗爭!
上海市檔案館館藏的重要檔案《上海概況》,就是上海第二條戰(zhàn)線取得的重要成果。
陳一心
時為麥倫中學黨支部書記
就是每一個區(qū)每一條街道,從第一個到最后,學校、工廠、商店、倉庫、國民黨的警察局、監(jiān)獄,要一個一個地按照門牌號碼畫出來。
中國革命的勝利,正是人民的勝利。習近平總書記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