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什么最多?自然是湯館,各種湯的招牌隨處可見。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在“湯都”洛陽,喝湯了沒?是大家見面時的開場白。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洛陽有個習(xí)俗,就是出了名的愛喝湯。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豆腐湯、不翻湯、丸子湯等等,啥湯都有,有葷有素。對于洛陽人來說,美好的一天是從湯開始,以湯結(jié)束。
清晨一碗湯,給個神仙都不當(dāng)
老洛陽人喝湯,講究三美,瘦肉、薄餅、肥湯水,缺一不可。早上7點,洛陽的老喝家就開始買票排隊喝頭湯去了。
老話說“七點鐘喝湯,原汁原味。八點鐘喝湯,靠油出味。九點鐘喝湯,清湯寡水!甭尻柸喝頭湯的習(xí)慣,可以追溯到物資匱乏的年代,第一鍋肉煮出來的湯滋味最正宗,一旦湯不夠,店家就會加水繼續(xù)煮,湯味自然寡淡,雖然現(xiàn)在早已不用續(xù)水煮湯,但喝頭湯的習(xí)慣卻被保留了下來。
在洛陽,清晨來到湯館,盛一碗價格在8元或者10元的湯,再稱上一塊錢的餅絲或油旋等主食,一碗混著干貨的熱湯,就可以頂一頓飯。
不喝牛肉湯,不算到洛陽
在洛陽,說起喝湯,牛肉湯必須當(dāng)選第一名。洛陽大大小小的湯館里,就屬牛肉湯最多,也最受男女老少的喜愛。從買票到端湯,一共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能坐下開吃。不過在洛陽喝牛肉湯,不同區(qū)也有不同的口味。
“洛陽老喝家都喜歡喝甜湯,第一碗甜湯,什么鹽、調(diào)料都不放,菜也不放,喝這個原汁原味的湯。”
在洛陽,如果說馬杰山牛肉湯名氣排第二,恐怕沒有哪一家敢說自己是第一。這家百年老店,一直生意紅火,門庭若市,可以說是洛陽的一張名片。他們家的牛肉湯,從早上五點開始營業(yè),下午兩點準(zhǔn)時關(guān)門。
關(guān)門后,馬杰山牛肉湯的第六代傳承人馬佳明就要開始為第二天準(zhǔn)備湯料,洛陽的牛肉湯以純湯打底,做工講究,煮湯前重點就是洗肉、泡肉工作,要將買來的牛肉、牛骨放進(jìn)清水中泡上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才能將血水基本泡出來,肉既緊實了,又去除了腥味。凌晨三點鐘再將泡好的肉下鍋,加上鹽和大料開始熬制。
“我們工作人員就在配碗,就是我們的湯,直接把配好的碗沏一下就可以,里面有蔥花、香菜、牛肉這些。我們把碗給配好了,早上5點多,開始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拿著直接用!
牛肉湯里最受歡迎的,還是要說他家自己做的丸子,洛陽的湯館用的大多是素的豆面丸子,而馬杰山牛肉湯館所用的丸子,是用新鮮牛肉制作的牛肉丸。
牛肉湯雖然是洛陽人最常見最普通的早餐,也是講究儀式感的,您見過早上就喝汽水的嗎?這汽水可是牛肉湯館的標(biāo)配,據(jù)說可以解膩。
餅絲配湯,加上牛油熬制的辣椒,再配一瓶汽水,這就是在洛陽喝牛肉湯的標(biāo)配。
鮮香醇厚羊肉湯,暖身又暖心
洛陽人有句俗語:“清早吃好,晌午吃飽,行黑兒不吃拉倒”。自然早餐不止有牛肉湯,離洛陽城區(qū)四十多公里之外的鐵謝村,幾家羊肉湯館一字排開,家家都生意火爆,每天早上,湯館內(nèi)坐滿了食客。
區(qū)別于牛肉湯,洛陽的羊湯又有哪些不同之處,我們就到這家“李松祖?zhèn)?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24px; font-family: inherit; font-optical-sizing: inherit; font-kerning: inherit; font-feature-settings: inherit; font-variation-settings: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羊肉湯”,洛陽市唯一一家省級非遺的湯館一探究竟。不過,提起羊肉,很多人立馬想到的就是——膻!那羊肉湯是不是膻味也特別大呢?
老板告訴記者,原來熬羊湯可不是什么羊都可以,他們家的羊湯不膻,是有講究的,山羊不膻,綿羊膻,母羊不膻,公羊膻。要想味道好,選羊是極其關(guān)鍵的一步。每逢羊集,他都會親自去集上挑選,最后熬制的羊湯果然受到大眾好評。
這家羊肉湯,除了羊肉挑選格外認(rèn)真以外,老板說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就坐落在黃河邊,黃河水滋養(yǎng)著這片土地,湯館熬湯的水都取自黃河附近的地下井水,這也許是羊湯鮮香的另一個原因吧。
與牛肉湯的制作方法不同,在熬制羊肉湯時,要先墊一層羊骨頭在鍋底,再把洗干凈的整只羊分成6-8塊,放進(jìn)大鍋中煮4個小時,在羊肉徹底煮熟后,取出來進(jìn)行脫骨、切塊,這樣熬制出來的羊湯,肉質(zhì)細(xì)密,鮮而不膻,香而不膩,湯色白的像奶,羊肉既緊實又軟爛,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泡上剛剛出爐的焦香酥脆的牛舌餅,就倆字——得勁兒!有不少人專程為這兩道絕配的餅和湯而來。
喝湯必須配餅,少了餅吃不飽也太油膩,這餅促成了洛陽人喝湯的終極境界:讓一碗湯,成為一頓正兒八經(jīng)的正餐!
鐵謝李松家的牛舌餅有自己的獨家秘笈,在活好的面上鋪上一層油酥,均勻地撒上炒制過的鹽和小茴香,再將其分成大小均等的面劑子,搟開之后,先烙再烤,兩分鐘就能出鍋,表皮松脆、內(nèi)質(zhì)軟糯,一口下去回味無窮。
清晨一碗驢肉湯,身無所拘,心無疆
在洛陽,還有一種湯,是你必須喝的,那就是人間美味、鮮美絕倫的驢肉湯。都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提到品質(zhì)堪比“龍肉”的驢肉湯,就一定會勾起不少洛陽人肚子里的饞蟲。驢肉肉質(zhì)細(xì)嫩,與牛肉湯、羊肉湯相比是另一種感覺。
牛肉湯和羊肉湯主要的原材料是骨頭,而驢肉湯則是由清湯燉驢肉而成,此湯肉湯分明,肉爛而不膩,湯色白似乳,濃郁開胃,香味撲鼻。
湯里可以加料,有驢肉還有驢白血,這個驢白血為什么是白色的呢?其實我們吃的驢血是血清的部分,將過濾好的血清放入一次性餐盒當(dāng)中,隨后再放入剩有余溫的熬湯鍋中,溫度不宜太高,也不能過低,90度為最佳。大概需要一個小時,驢血就完成了由紅轉(zhuǎn)白的蛻變。
湯中的驢血口感似蛋非蛋,白而細(xì)膩,吃起來和果凍差不多,融合在這驢湯中,經(jīng)典美味。
洛陽人的獨特“下午茶”,酸酸辣辣,甚是開胃
這“不翻湯”,沒來過洛陽的人保準(zhǔn)您沒喝過,早喝葷湯,晚喝素湯,洛陽人將不翻湯稱為自己的下午茶,這名字聽起來有點怪,僅憑字面也很難懂,可這不翻湯在洛陽開得到處都是,到底什么是不翻湯呢?
原來“不翻湯”的由來就在于碗中那張餅,因為餅的制作是不需要翻面的,所以叫不翻餅,湯名由餅而來。
不翻湯配料很講究,粉條、海帶、蝦皮、紫菜、黃花菜、雞血、金針菇、韭菜,八種配菜,外加一勺高湯,最重要是的碗里放上一張不翻餅,這喝上一口,酸酸辣辣,甚是開胃。尤其是在冬天,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不翻湯,從頭暖到腳。
一桌宴席24道菜,竟然全有湯?
洛陽人的一日三餐,都可以圍繞“湯”來解決,您聽說過一桌宴席24道菜,道道都是湯嗎?俗話說湯湯水水一道菜,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陽水席。水席曾經(jīng)是作為宮廷宴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水席8道涼菜,16道熱菜,每道菜都帶湯,上一道撤一道,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這其中有一道菜叫牡丹燕菜,可是水席中的頭牌,提起它,在民間還流傳著一段傳說,相傳這是唐朝武則天賜名,因口感賽燕窩,所以后來叫洛陽燕菜。這么有名的一道菜,它的主要食材到底選用什么做的呢?為何堪比燕窩的味道?
牡丹燕菜原來就是用我們最常見,也是價格最實惠的蘿卜做的,要想有燕窩的味道,那這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可少不了,需要先將蘿卜進(jìn)行九蒸九曬,將切好的細(xì)如發(fā)絲的蘿卜絲,均勻的撒上綠豆淀粉,再上鍋蒸8分鐘左右,放涼后放入零下20攝氏度的冰箱冷凍3個月。
將制作好的成品蘿卜絲鋪入盆底,上面鋪上各種顏色豐富的配料來增加口感,再次上鍋蒸5分鐘,然后放上用雞蛋黃做的“牡丹花”,澆上用老母雞、棒骨、五花肉、雞架熬制好的高湯,美味可口的牡丹燕菜就制作完成了。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