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高手在民間 也許大家身邊某個看似平凡的人 其實就是身懷絕技的高手 吳小妹是一位住家阿姨 表情平淡,語氣親切 千奇百怪的生活小妙招 被吳小妹制作成視頻發(fā)布在網絡平臺上 它們仿佛有魔力一般 吸引著年輕人點擊觀看 2022年5月份 吳小妹用“住家吳阿姨”的昵稱 在B站上發(fā)布了第一條視頻 到2023年年底 已經擁有超過100萬“粉絲” 年輕的記者 不滿足于僅僅觀看視頻 “順著網線”找到了吳小妹家 一進門,她就先教了記者一招 網絡博主 吳小妹:這種帽子掛在這里,水都堆在這里,帽子后背這里都不容易干,就是把帽子這里面再撐一個衣架,這樣一掛,這個帽子就撐開了,這下面也是空的,這樣就很容易干了。 吳阿姨是安徽人 從事家政行業(yè)快二十年了 九年前來到杭州 成為一名住家阿姨 網絡博主 吳小妹:有空余的時間了,我女兒就提議,你可以看看抖音,然后拍拍小視頻什么的。我就是做這種的,其它的也分享不出來,我女兒就叫我分享日常,她說你的性格也比較外向。 吳阿姨的女兒:因為我媽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你別看她五十多歲,她想法非常非常多,這里鼓搗一個想法,那里一個。我說你要么把這些東西拍下來,一個方面其實當時我有私心,是因為覺得我們一家人不在一塊,媽媽如果每天拍這個視頻,可以知道她今天在干嘛。然后另外一個方面,我覺得記錄下來,以后等到我們過幾年,包括我們現(xiàn)在回頭看這個事情,我覺得非常非常有意義。 吳阿姨說,剛開始做視頻的時候 什么都不懂,一步步學,一點點練 到現(xiàn)在,拍攝、剪輯、發(fā)布整套流程 早已是輕車熟路、游刃有余 網絡博主 吳小妹:一樣工具都沒有啊,我就全靠在后面搞一個可樂瓶,固定在那個手機上,不怎么好擺,有時候會滑動,再后來慢慢慢慢,我女兒就給我買了一個支架。剛開始的時候是我拍,我女兒幫我剪,到后來她有她的工作,后來我就自己學,學的時候像我們這個年紀,有時候看好會忘記,我就搞個本子把它寫下來,怎么剪輯怎么分割,怎么配文字,怎么配音樂,到了后來我越剪越輕松,基本上現(xiàn)在的視頻,剪輯、腳本都是我寫。 吳阿姨說,視頻內容的靈感來源 正是她多年工作積累的經驗 現(xiàn)場,她給記者出了個考題 網絡博主 吳小妹:一般家里這種礦泉水瓶,你是怎么用的呀? 記者:像一般我家的話,我媽媽如果有大的礦泉水瓶,就給它對半剪,然后就像這種盆栽一樣,就把土往里面塞,種一些種子或者花之類的,有些可能還用來養(yǎng)魚吧。 網絡博主 吳小妹:它可以用來做一些清潔的東西,比如說這種清潔球,它抓在手上,是不是很容易刺到,就可以搞一個可樂瓶,把它剪開,在蓋子上鉆一個洞。 記者:小心點手。 網絡博主 吳小妹:這個清潔球,搞一個繩子把它捆一下,綁一下放到這里,手就不用接觸這個清潔球了,從這個里面放進去,這樣你就直接拿著這個刷了,就不用手接觸清潔球。 記者: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 網絡博主 吳小妹:你看我的手,我不想去接觸這些洗潔精之類的。我的手就是小的時候壞掉的,坐月子的時候,我們那個年代臭肥皂洗多了,給小孩洗腳,自己洗衣服,特別到冬天,我的手就這樣開裂的,擦什么都沒用。當時擦好,到了晚上又開始了,所以我為了不接觸這種洗潔精,我就想了這個辦法。 這么多年,吳阿姨用各種小妙招 服務了多位雇主,受到了好評 她也想通過視頻 把這些妙招分享給更多的人 在視頻的評論區(qū) 網友們紛紛實踐“交作業(yè)” 感嘆“真的學到了” “阿姨是個天才”、“含金量極高” “現(xiàn)在的中老年人好厲害啊” 這些年來,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銀發(fā)網紅” 他們通過短視頻展現(xiàn)自我形象 打破了大眾對老年生活的固有印象 吳阿姨就用接地氣的表達 科普生活中的小竅門 而手機那頭的網友們 就像和家里長輩交流一樣 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了情感鏈接 形成了一種新型的陪伴關系 吳阿姨的女兒:最早的時候她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我覺得還是蠻厲害的說實話,就很敬佩。就這件事情到現(xiàn)在,變成我們家人一個有點榜樣教學的意義,自己覺得非常慶幸有這樣的媽媽,非常非常支持,然后也希望大家都喜歡我媽媽。 網絡博主 吳小妹:他們說你是我的生活老師什么的,我還挺高興挺自豪的,可能就是小妙招吧。也有說喜歡我的人,說我說話好聽,有的小網友說,有時候睡不著,聽到你的聲音我就入睡了。開心啊,我自己也想不到,五十多歲了還能做這種事。喜歡他們,哎呀,這話我也說不來。 記者:就希望他們能開心。 網絡博主 吳小妹:對,開心,能學到東西,然后生活更輕松。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