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發(fā)行了五套人民幣。早期發(fā)行的人民幣,特別是那些流通時間短、設計獨特或者有特殊歷史背景的版本,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福州的鄒先生在問政平臺《第一幫幫團》微信小程序上稱,他6年前接到銀行電話的推銷后,收藏了3套人民幣,希望它們能夠升值,但如今錢幣卻“砸”在手里了。 5980元收藏紀念幣 業(yè)務員稱還能隨時回收 鄒先生說,2018年的時候接到銀行推銷電話,對方推薦了一款名為“國家財富”的人民幣紀念套裝,聲稱具有收藏價值。 在聽到電話那一頭推銷人員熱情的推薦后,鄒先生花了5980元購買了這一套“國家財富”紙幣紀念套裝,其中包含第三、四套人民幣。此外,產品還附贈了第五套人民幣,以及硬幣珍藏套裝。持有多年,鄒先生想知道到這些紀念套裝到底升值了多少。 5980元的產品 市場回收均價不到2000元 為此,記者走訪了錢幣回收交易市場。回收門店查看后表示,近年來錢幣收藏市場行情較差,鄒先生的這套“國家財富”紙幣紀念套裝缺了幾枚具有高收藏價值的紙幣,硬幣也被洗刷過,整體回收價格不高,總價值大約一千多元。 商戶們表示,他們見到不少消費者帶著此類收藏冊咨詢回收問題,但往往并不具備高價值的回收可能。 被“隨時退貨”宣傳吸引 目前想退貨卻沒渠道 鄒先生表示,決定購入這套紀念套裝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推銷人員承諾將“兜底回收”。但目前想要回收,卻找不到渠道了。 當下,鄒先生無法提供當時他口中客服承諾的證據,雙方也沒有相關的協議。 鄒先生對于自己當初輕易相信推銷人員的話感到后悔,因為他甚至了解到,這家銷售方還不是他認為的平安銀行。 記者查看產品發(fā)票發(fā)現,銷售方為北京朝庭科技有限公司,查詢結果顯示該公司由于登記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記者檢索相關話題后發(fā)現,各地不少媒體報道了消費者購買銀行電話推銷的貴金屬紀念幣產品遇到“回收難”的問題,投訴者均提到當時推銷人員聲稱可以隨時回收,而銷售紀念幣的主體也是北京朝庭科技有限公司。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鄒先生表示,在當時電話推銷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并沒有提到是第三方,所以希望后續(xù)介入處理此事的平安銀行能夠協助討說法。 記者與鄒先生再次撥打了銀行官方95511熱線。 隨后,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表示,跟鄒先生接觸的銷售人員是商戶方的人,銷售方面的說辭需要與商戶進行確認才能回復。 銀行:簽署“非本人投訴聲明書” 可以進行補償 在處理此事過程中,鄒先生也向銀行監(jiān)管部門投訴此事。之后平安銀行聯系鄒先生,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而該方案引發(fā)了鄒先生的質疑。 鄒先生展示了三份協議書,包含兩張“非本人投訴聲明書”和一張協商“確認函”。 2021年,中國銀保監(jiān)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關于平安銀行電銷實物產品業(yè)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例的通報》,其中“向消費者不實宣傳,承諾產品可由銀行等機構回收兌換現金”類行為,占被調查電銷業(yè)務數的33.33%。 對此,法律人士表示,第三方通過銀行號碼代銷產品,銀行需擔責。 此外,法律人士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相關約定盡量寫到書面合同中,保留微信、錄音等記錄以便維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