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陳女士向“問北京”(北京新聞廣播新聞熱線65159063)反映,她回家通常都需要乘坐300路公交車到北太平橋西站下車,然后再通過過街天橋到馬路對面換乘,但每次走過街天橋都讓陳女士非常頭疼。
陳女士:我這腰有問題,所以我上下車都推著一個四輪小車,我的家是在北太平莊,就牡丹園那邊,我要從房山回到這個家的話,從房山坐車到六里橋換300路,300到北太平橋西,再換一個車坐兩站就到我家了。但是到300路就出問題了,什么問題呢?就是過街天橋呀,它是臺階的。
北太平橋西公交站及周邊過街天橋分布情況/來源于百度地圖
三環(huán)主路公交站旁的過街天橋沒有無障礙坡道/來源于百度地圖
陳女士說,公交站旁的過街天橋也有無障礙坡道,但都是通往輔路的,如果公交車停在主路上的話,無論是到對面還是到輔路,都只能走臺階。
陳女士:有的是臺階的,有的是有斜坡的,但是最欠缺的就是主路,缺少這個東西(坡路)。坐主路的車你上輔路回家也好,再(去馬路對面)換車也好,上輔路去不了啊。有的年輕人騎著車的,搬著車來回走的,我看著年輕的人他一樣受罪呀。
輔路上的過街天橋有坡道和梯道兩種/來源于百度地圖
陳女士說,除了北太平橋西站之外,三環(huán)線上還有一些過街天橋,通往主路沒有無障礙坡道,所以她希望能夠整體調研一下,增設無障礙坡道。
陳女士:我聽那天一起的朋友說,其他地方也是這樣的,所以就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系統(tǒng)地調研一下這條路線。公交下來以后,主路這斜坡哪缺少,哪缺哪補。
那么,三環(huán)線上過街天橋增設無障礙坡道問題應該由誰負責呢?“問北京”記者首先咨詢了屬地海淀區(qū)城管委,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
海淀城管:北三環(huán)中路那是市屬路,那個橋也是市屬的橋,你不能打我們的電話問,我們也管不了人家市屬的橋,要不然你就打市屬那里問一下好吧,找市城管委問一下。
于是,“問北京”記者致電北京市城管委咨詢,但工作人員表示,這也不屬于他們的職責范圍。
市城管委:我們不管這個事,(工作)應該是不涉及這個。
那么,負責城市道路養(yǎng)護的部門是否可以負責呢?“問北京”記者隨后多次撥打北京市城市道路養(yǎng)護管理中心的電話,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于是,“問北京”記者又撥打了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方面辦事服務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市交通委:您就給12328去提建議吧,因為我這邊不負責那個天橋的這個情況。
隨后,“問北京”記者將相關情況反饋給北京市交通委12328熱線,北京市公聯(lián)養(yǎng)護公司的工作人員實地查看之后回復:
公聯(lián)養(yǎng)護:這個位置的話,我們看它首先是比較窄,其次就是如果想設計無障礙坡道的話,至少得滿足1:12的坡道比例,就是看那個空間的話,不會滿足這個條件,它當時設計的時候應該是2000年以前的事了。
但同時這名工作人員也說,可以嘗試通過其他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公聯(lián)養(yǎng)護:還有一種解決辦法就是說,在主路和輔路之間增加一個人行橫道,就把道路開條口,安貞那邊基本上都是這種形式了。
那么,能否在三環(huán)主路公交站位置,增加主路和輔路之間的人行橫道呢?“問北京”記者再次將相關情況反饋給北京市交通委12328熱線,北京市交通委的一名工作人員回電表示:
交通委:當時呢(建過街天橋的規(guī)劃)就是說為了立體過街,當時規(guī)劃就這么建的,有主路天橋、輔路天橋,然后通過(輔路天橋)坡道上下坡。
為什么不能(開人行橫道)呢?如果劃斑馬線就得加紅綠燈,基本上三環(huán)公交站密度大概是三、四百米一個。這個問題呢,我們跟交管局啊、跟各個交通支隊都討論過,不能加,我們還真是建議立體過街。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主路過街天橋無法更改,但為方便老人和推車行人上下天橋,目前正在嘗試在部分輔路增設直梯。
交通委:人民醫(yī)院那站,有地下通道,我們就廢了一個通道做直梯,然后也研究這事呢?鐑蛇呡o路,如果說跨過街的,人行步道上有點空間的話,可以掛一個電梯,或者廢除一條梯道做個電梯,但是在主路上沒有空間。
后續(xù)進展,“問北京”也將持續(xù)關注。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