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
鹽步老龍起龍儀式在廣東佛山南海區(qū)大瀝鎮(zhèn)舉行
“閉關修煉”了一年之后
老龍抖落一身淤泥
再出江湖與世人見面
現場直擊
↓↓↓
現場起龍儀式。
起龍現場吸引很多市民圍觀。
老龍藏身于狹窄的河涌中。
現場撥開老龍身上的河涌淤泥。
小朋友摸摸老龍須,圖個好意頭。
起龍活動吸引各大媒體長槍短跑集聚拍攝。
聞名粵港澳及珠三角地區(qū)的佛山南海大瀝“鹽步老龍”,是全國現存最古老的龍舟。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至今老龍已經592歲。
船身為坤甸木,全長36.8米(不含龍頭、龍尾),座位68個,重約4噸,龍神為“五顯華光”大帝,船中設5個羅傘,中間龍神之羅傘為白色。鼓后百足旗相傳為慈禧太后所賜,全長為四丈八尺(約16.2米),上書“五顯祖廟”,頂部孖金錢插12支雉雞尾。
2012年,鹽步老龍禮俗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次年被推選為“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廣項目。致力于鹽步老龍禮俗文化發(fā)展逾四十年的邵鉅熙也于2014年被評為鹽步老龍禮俗廣東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其介紹,鹽步老龍禮俗包括起龍船、拜華光、游三河、探“契仔”、迎“契仔”、食龍船飯等內容。
『起老龍』
每年的端午節(jié)前
鹽步村人都會選擇吉日
舉辦起龍活動,具體儀式包括
祭龍、起龍、洗龍等
『拜華光』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一
“鹽步老龍”到華光廟
祭拜龍神“五顯華光”大帝
『游三河』
農歷五月初一拜華光大帝后
鹽步老龍在鹽步大涌、
河西、河東涌進行巡游
沿線鄉(xiāng)里爭睹老龍風采
『探契仔』
農歷五月初五
鹽步老龍到廣州泮塘探“契仔”
『迎契仔』
農歷五月初六
泮塘龍船及其醒獅艇回訪“契爺”
“契爺”也一大早到石潭口(聚龍河段)迎接
『吃龍船飯』
農歷五月初六
鹽步舉辦錦龍盛會
盛會后
鄉(xiāng)親們同吃龍船飯
共祝生活美滿
今年592歲的鹽步老龍是珠三角諸多龍舟中的“明星”。鹽步老龍與廣州泮塘龍舟之間數百年的“結契”情誼成為美談,龍舟運動更是成為兩地友好互動的橋梁,推動了廣佛兩地人民的和諧友好交往。
作為嶺南水鄉(xiāng)龍船文化的一個縮影,數百年來,兩地均將此禮俗作為一項盛事,始終給予對方最隆重的禮遇,代代相傳,其代表的尊老孝義、長幼有序、競爭有道、和諧共處的龍船文化不斷輻射,深刻影響著鹽步、泮塘乃至隔岸鄰村,推動著廣佛水鄉(xiāng)的交流與合作。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