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河水發(fā)黑發(fā)臭;雨天,許是雨水補進河道的緣故,河水黑臭問題有所緩解,但因堤岸護坡缺乏綠植,泥土裸露,導致護坡上的大量泥沙隨著雨水沖下斜坡,堆積在步道上。主汛期以來,鳳河的這些變化令不少河畔居民感到擔憂。
生活在北京市大興區(qū)采育鎮(zhèn)鳳河河畔的居民告訴筆者,他們對家門前的這條河有著很深的感情。此前,這段河道河水非常清澈,碧荷依依,站在岸邊能看到成群的魚蝦,因為景色美,還吸引了不少市民專程開車來釣魚、露營。居民常能看到工作人員站在小船上,在河內(nèi)打撈水草。但是最近,鳳河河水不知何故突然發(fā)黑發(fā)臭。
8月初,筆者站在采育南橋向北望,可以看到鳳河內(nèi)漂浮著一團團腐爛水草和其他不知名的漂浮物,一股臭味令人作嘔。據(jù)居民反映,這種狀況已持續(xù)數(shù)日。8月24日,筆者再次來到鳳河岸邊,只見河道兩岸的泄洪口正嘩嘩地向河內(nèi)排放著雨水,或許因雨水的不斷注入,相較半月前,河水看起來不再那么渾濁,但是河內(nèi)仍漂浮著大量腐爛水草。
由于降雨,部分堤岸變得泥濘難行。筆者沿鳳河東岸步道自南向北探訪,因是雨后,起初腳下的紅色步道干凈整潔,步道兩側種有密密的綠草。但步行約600米后,步道上開始堆積泥沙,有的地方泥沙較厚,踩上去鞋子甚至會陷入其中。
河水、河岸、步道、護坡呈四級梯狀分布,其中河岸和護坡均為斜坡。幾乎每走幾步,便會遇到大片的泥沙。幾位遛彎兒的居民說,步道是去年新修的,要想保護好步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護坡上密植草坪或綠植,泥沙被綠植根部防護固定,自然不會隨雨水而下。
鳳河治理來之不易。筆者了解到,自去年以來,鳳河新增了10公里綠道,岸邊還安裝了路燈,裝設了座椅,新植了很多花草,為周邊3.5萬居民及游客營造了良好的生態(tài)空間。多年來,河畔附近的居民盼著河邊有步道,能親水遛彎兒,如今美夢成真了,但是最近這段時間,河水變了模樣,步道也面臨泥沙侵襲損毀的風險,居民們希望相關部門盡快采取措施,維護這來之不易的好環(huán)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